- 最大续航超400公里,比亚迪全新秦电动版是否超值?
- 比亚迪秦55km领先型与超越型怎么选?
- 新手如何驾驶比亚迪秦ev?
- 比亚迪e2、e3、秦,北汽eu5怎么选择?
- 比亚迪秦怎么驾驶?
谢邀!比亚迪确实是在国内新能源做得比较好的汽车厂商,更多的是发力于公共交通工具领域。全新秦售价12.99万元——17.48万元!
我们从配置以及一些硬件设施来看,在动力方面,全新比亚迪秦新能源搭载一台大功率100KW,最大扭矩为180牛米的电机,电池组容量是53.1kWh,最大续航里程可达421km,使用车辆快充即可在0.5小时充满80%的电量。相比于上代秦新能源的电池组是60.48kWh,而续航只有400km。从续航里程看,全新比亚迪秦新能源升级了电池管理系统或者是电机的功率增加了,使得电池组质量轻了,续航里程增加了。另外,全新秦新能源整车质保达到6年15公里,其中电池组质保8年15万公里。
配置上全新秦新能源配有自动空调,电动后视镜折叠,LED大灯,车联网,导航系统,无钥匙进入及启动功能,自动驻车,上坡辅助,胎压显示,DiLink多媒体操作系统等一系列实用的配置!
其中,质保政策及超高续航里程极大受到网约车司机的欢迎,毕竟这些有利于降低运营成本,是能真实看到的实惠和价值!全新秦新能源不仅仅在网约车领域,而且在家用市场也是颇受欢迎的!
2019款比亚迪秦EV是网约车的理想选项
首先说明秦EV新款的出现并不是主打C端家用车市场,这台电动汽车的主要发力方向是B端网约车领域,可以理解为比亚迪E5的“接班车”,为什么这么评价呢?个人认为主要原因是新秦的设计感比较一般,明眼人从C柱即可看出这台车神似F3,个人为其定义为11代F3EV版。在这个“颜值即正义”的时代新秦在这一方面是比较吃亏的,想要打开挑剔的家用电动汽车市场很难,即使车身尺寸达到4675*1770*1500、轴距2670mm的紧凑级。
但是新秦推出了一款特殊的出行版说明了产品定位,这一版本补贴前的指导价为17.48万,综合补贴后的真实价格会低于普通版12.99-13.99万的指导价。在价格足够低的前提下又提供了电芯的超长质保,营运车辆也有6年或30公里的保障;对于网约车而言基本能实现下线之前更换三组电芯,能控制营运成本才能获得B端消费者的认可。
而对于营运车辆而言只要用车成本能够合理控制,内饰设计感不差同时能保证驾乘舒适体验,实现这些因素后颜值的高低并不重要了。尤其是秦EV普通版NEDC续航有421公里,出行版也有400公里的测试值,即使按照NEDC大于实际续航的一般理解计算里程,300+的续航里程总能满足网约车一天的使用。
而且秦EV的E平台技术水平相当高,三电的高度集成实现了有效的轻量化,电池组的系统能量密度也高于一众竞品。这台车的NEDC测试值为400,各个机构测试的续航里程反而要高得多;电动机的特点是起步恒扭矩爆发力强,但高速驾驶达到恒功率转速区间会出现扭矩下滑,扭矩降低则只能以高转速高电耗状态实现大马力。而网约车主要以城市道路中低速驾驶,所以NEDC的续航里程并不算高,60等速测试续航反而可以看一看;以下为各机构的测试成绩,网约车佛系驾驶有能力接近这一水平。
这就是比亚迪秦EV作为网约车很有可能火爆的原因,综合空间、动力、电耗以及质保时长分析,这台车确实达到了超值的[_a***_]。至于普通版本作为家用车如果能接受外观设计的话,这台为非营运车辆提供整车6年或15万公里质保、电池组8年或15万公里质保、电芯终身质保的电动汽车也是用车成本最可控的选项。比亚迪总会给意向消费者留一些小小的遗憾,秦的遗憾只是颜值,能够接受自己斟酌吧。
本文由天和Auto撰写,内容请勿站外搬运,欢迎转发留言讨论。
比亚迪秦55km领先型与超越型怎么选?
您好,比亚迪秦55km领先型和超越型都是非常优秀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配置和价格。
领先型相对来说更加入门,价格相对更实惠,但配置较为简单,主要适合日常通勤使用。超越型则是在领先型的基础上加强了车载***、安全***等方面的配置,更加豪华、舒适,适合一些追求高配置的用户。
因此,选择比亚迪秦55km领先型还是超越型,主要取决于个人需求和预算。如果您只是需要一辆实用、经济的插混车型,领先型已经足够满足您的需求;如果您有更高的预算并且希望拥有更加豪华、高端的用车体验,可以考虑超越型。
新手如何驾驶比亚迪秦ev?
1. 新手可以驾驶比亚迪秦ev。
2. 因为比亚迪秦ev是一款电动车,驾驶方式和传统燃油车有所不同。
新手需要了解电动车的特点和操作方法,例如如何充电、如何调节驾驶模式、如何使用制动能量回收等。
此外,新手需要熟悉比亚迪秦ev的各项功能和安全系统,例如倒车雷达、车道偏离预警等。
3. 新手可以通过学习比亚迪秦ev的使用手册、观看相关视频、参加驾驶培训等方式来提高驾驶技能和安全意识。
同时,新手也可以向有经验的比亚迪秦ev车主请教,获取更多实用的驾驶技巧和注意事项。
驾驶比亚迪秦EV(电动汽车)需要一些特殊的技能和注意事项,尤其对于新手而言。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技巧,供您参考:
1. 熟悉车辆控制:首先,您需要熟悉秦EV的各种控制器件,例如档杆、刹车和油门等。确保您了解每个控制器的位置、功能和操作。
2. 总是系好安全带:在开车之前,始终确保驾驶者和乘客系好安全带。这对于保护您的安全非常重要。
3. 减速和制动:当您需要减速或制动时,轻踩刹车即可。不需要用力踩下去,因为这是电动车所特有的一个优点,能够通过能量回收系统以更高效的方式减速或制动。
4. 逐渐加速:与传统汽油车不同,电动车的加速通常更快和更平滑。在起步时,缓慢地踩油门,并逐渐增加加速度,以避免突然加速导致失控。
5. 注意能源消耗:由于电动车的能源消耗是非常关键的,所以在行驶过程中要时刻留意电池电量的情况,并尽可能地寻找机会进行充电。
6. 观察路面状况:特别是在行驶过程中,要时刻观察路面状况,避免碰撞或其他危险。
总之,作为一名新手驾驶比亚迪秦EV,您需要逐渐熟悉和理解车辆及其操作方式,并注重安全和节能。如果您对电动车的驾驶还不确定,建议您在安全和开放的环境下进行练习,例如停车场或其他安全区域。
比亚迪e2、e3、秦,北汽eu5怎么选择?
新能源车的选择,以现在国产车的质量来说,都是很不错的,千万别买特斯拉,那就是有钱没地方花!
推荐你用北汽EU5,因为我对它比较了解。
首先是北汽EU5的电池电机终身质保,其实质保与否都不重要了,因为根本就不可能在60万公里之内电池衰减到80%!前提是自己家有慢充。如果是一次快冲一次慢充这样轮换来,我这里的数据大概是60万公里后电池衰减到出厂值的85%。你该知道,快充次数多了对于电池是有伤害的,现在的所有国产车都是和北汽一样的锂离子电池,充放电次数是2500次,这个数据是满冲电的次数。如果你是跑到一半就充电,算半次充电次数的。明白了吧?
最近看到吉利还是比亚迪有款车选择了磷酸铁锂电池,这个电池的寿命更久,可以负责任的说,80万公里衰减都不会超过总续航里程的20%。
所以现在的国产车,看自己的喜好,任意选择,并且几乎没有任何质量问题,可以放心大胆的买。
对于这个回答,我是很负责的,你完全可以相信。因为我就用新能源车。也有朋友的车已经三四十万公里了,衰减情况我非常清楚。有时间,我做几期新能源车的真实数据展示,大家可以更了解。
首先e2和e3虽然价格差不太多,但是不是一个级别的车型,可以暂时先不考虑,秦现在已经是换装新款,但是明显看出来外观就是简单的做了拉皮手术,并不是很协调和美观,外观个人觉得EU5更为大气和美观。第二,两个车的扭矩相差很多,EU5是300牛米,基本上相当于2.0T的动力,百公里加速不到8秒,而秦只有180牛米。第三,现在北汽新能源从2020年1月1日起销售的车型三电系统享受终身质保(不含营运车辆),完全没有后顾之忧,而比亚迪一直承诺的只是电芯终身质保,这个电芯只是电池里的一个部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选什么还是要看车主自己。
就新能源而言,掌握新能源整车最关键的三电就犹如是掌握了传统汽车的三大件!肯定选择新能源对于普通老百姓最重要的是安全防自燃和系统ota等的升级还有电池衰减的保证!肯定是偏向于比亚迪系列e平台的车系列!各个见解。
这几款车的话,不管是家用还是跑网约车比亚迪新能源都是首选,第一续航有保障,电池安全也有保障。家用秦EV会更好一点。
首先e2和e3都是属于小型车,一个是两厢轿车一个是三厢车,在外观上更有线条美感,前脸采用的是家族式前脸,后尾灯都是***用贯穿式尾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科技感。
比亚迪e3和比亚迪e2这两款车型是非常相似的,感觉像是双胞胎一样,不过细节的地方还是区别e3和e2的身份。比如车尾的设计,还是有很大的区别设计。
首先造型上,e3要比e2更长而且更扁些,实际看起来是要更加修长一些的视觉效果。前脸的设计,两者几乎一样,大灯也是犀利的视觉效果,LED晶耀灯光系统组成,很实用而且美观。
在车尾的设计上,e3是比较简洁的设计,没有太大线条的堆积设计,就是看上去有些略微上翘的样子,e2就稍微一些不同,属于能直接辨识。
至于比亚迪秦ev的话相对于e2、e3而言的话最直接的就是档杆的差别e2、e3***用拨档按钮,秦ev***用档杆设计手感更佳。
关于外观上秦ev更长一些把线条感更好的体现出来,给人的感觉更有立体感。进气格栅增加了装饰亮条金属感更加浓郁
比亚迪秦怎么驾驶?
比亚迪秦是一款混动汽车,下面是驾驶时的一些注意事项:
1. 开车前应先插上电池充电器进行充电,确保电池电量充足,增加车辆续航里程。
2. 启动车辆后应先等待几秒钟,让系统自行检测车辆状态,然后才能放手刹并慢慢踩下油门踏板。
3. 在加速时应先轻踩油门,等车辆稳定后再逐渐加速。因为该车引擎和电动机协同工作,油门踏板角度对动力输出的影响是非线性的,一次踩到底可能引起过度的动力输出,造成车辆加速时的不适感。
4. 在减速或刹车时,应利用电动机制动来回收能量,同时也会减少刹车盘的摩擦损耗。减速时不要释放油门踏板,通过电动机反向输出扭矩来实现制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