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金融如何摆脱同质化?
- 汽车后市场虽大却乱,品牌连锁会成为最终出路吗?
汽车金融如何摆脱同质化?
大多数公司都把精力放在与对手竞争和打败对手方面,结果它们都以“竞争”作为战略分析的基点,焦点在于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这种战略思维只会造成市场份额在企业之间的不同比例分配,整体市场规模并没有增大,更谈不上市场创新。
传统的硬碰硬的正面竞争强调与产业内竞争对手的比拼,然而,从广义的角度来说,一个企业不仅要与自身产业内的对手竞争,而且还要和提供替代产品(Substitutes)、他择产品(Alternatives)的企业竞争。替代产品是形式不同但功能或核心效用相同的产品或服务,他择产品是功能与形式都不同而目的却相同的产品或服务。例如电影院和餐馆在形式与功能上都不相同,但两者都能服务于消费者的同一目的,即消费者晚间出门散心,因而两者不是替代产品,而是属于他择产品。大多数企业都把精力放在产业内的竞争对手方面,如一个竞争者调整售价,改变产品款式,或者推出新的广告都会引起本行业内竞争对手的强烈反应,但在一个替代产业、他择产业里同样的举动却通常引不起多大的反响。殊不知,这种替代产业、他择产业之间的距离却可以为企业的市场创新提供许多机会。为此,企业所要做的就是,找出所在产业的替代产业、他择产业有哪些?分析顾客为什么会在它们之间作出权衡取舍?并通过集中力量提供那些促使顾客跨产业权衡的关键元素,剔除或减少其它元素,从而开辟一个崭新的市场空间。
汽车后市场虽大却乱,品牌连锁会成为最终出路吗?
汽车后市场现状
国内汽车保有量庞大,汽车后市场连锁化是必然趋势,可是目前为何没有品牌连锁能在全国做大,有几点原因:
1.同质化严重
产品同质化:汽车后市场产品同质化已经到了白热化阶段,无差异化产品来支撑连锁企业;
服务同质化:在汽车后市场行业里,无差异化服务吸引车主;
2.标准难统一
服务:就目前国内汽车后市场品牌连锁而已,服务的标准各个门店执行很难统一;如果由总部门店直营,那么管理费用极高;
3.销售模式固化
不管是连锁企业还是个体经营,都是在“卖会员”“卖产品”“卖服务”的模式在运营,客户已经不厌其烦,导致客户流失;
4.客户粘性低
汽车后市场服务,伴随着客户流动性强的特点,导致没有办卡或者会员的客户极意流失;
5.利润透明化
小规模的汽车服务或者维修保养等门店,很难与大门店高档装修的竞争;而大门店因为经营成本高,人工成本高,租金高等因素,利润率很低;
连锁企业,个体商户,大店小店都在打价格战,恶性竞争,利润越来越透明!
汽车后市场规模庞大,但是竞争异常激烈;恶性竞争,让商家被迫降价,提高服务,导致成本提高和利润下降,让很多连锁企业吃尽苦头;
我个人认为连锁之路应该是:互联网+标准服务+差异化产品+差异化经营模式,才能适应当下复杂又庞大的汽车后市场!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销量跃居全球第一,汽车的保有量越来越大,新车的销售利润越来越低,随之变化的是,汽车维护维修改装装潢的市场却越来越广阔。有点眼光的人都希望能够在这块大蛋糕上分一杯羹,毕竟每年消费在一辆汽车上的支出,于一个家庭来讲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更何况,中国汽车保有量这么大,可以想象这块蛋糕的分量了。
汽车后市场消费涵盖的范围很广,包括汽车保险、汽车配件、汽车装潢美容、汽车改装、快修保养、洗车加油、违章处理等等几大块。
目前中国的汽车后市场的市场份额虽大,格局且大却乱,处于杂乱无章的状态,没有出现一个能够领头羊的企业。同时还由于各种大大小小的资本涌入,导致各类商家各自为战恶性竞争,无法形成强大高效的服务力,无法取信于消费者,因而核心竞争力弱,无法持续原本可观的效益。
我觉得汽车后市场服务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店大宰客,看车型好坏定价格
二、以次充好,差的商品当成好的来卖
三、服务不到位,花钱了却享受不到相应服务
四、售后保证,无法提供完善周到的售后服务
而要解决这些问题,我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吸引大的投资方,筹建连锁品牌,提供高效有保证的服务,吸引消费者,建立消费者的消费信心,留住消费意向,这样便能充分挤压市场上的杂质,做到市场的自我净化。
首先连锁品牌的建立,品牌效应之下,必定要统一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建立合理人性的服务体系,更好的与车主进行沟通。其次统一定价,既然是连锁品牌店,那么肯定是全国范围内统一价格,明码标价,才能让车主放心,愿意消费买单。再者提供便利周到的售后服务,让车主没有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