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鹏属于低端品牌吗?
- 为什么老年代步车一万多,新能源最便宜的五菱MINIEV也需要2.98万?
- 新能源车1公里不到1毛,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抵触?
- 新款奥拓实车曝光,外观复古,配0.6L三缸动力,能火吗?
- 刚刚上市的插混版车型路虎极光PHEV是否值得购买?
小鹏汽车不属于低端品牌。
小鹏汽车是造车新势力之一,成立于2014年,总部位于中国广州。小鹏汽车致力于通过自主研发和联合生产,打造高品质、智能化的电动汽车,为用户提供更加绿色、智能的出行方式。
小鹏汽车的产品线包括小鹏G3、小鹏P7、小鹏P5等车型,覆盖了SUV、轿车和MPV等多个细分市场。小鹏汽车在智能化方面也表现出色,其智能导航、智能驾驶辅助等功能深受用户好评。
综上所述,小鹏汽车在品牌定位上属于中高端市场,而不是低端品牌。
小鹏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创业企业,目前正在不断地发展壮大,拥有多款车型和技术实力。由于品牌知名度尚未达到一定水平,因此一些消费者可能会认为它属于低端品牌。但是,小鹏的产品实力和技术水平与其它高端品牌并不相上下,甚至在某些方面,比如自动驾驶和电池技术等方面,已经达到了领先地位。因此,我们不应该仅仅以品牌知名度来判断一个品牌的档次,而应该看其真正实力。在这个意义上,小鹏并不属于低端品牌。
老头乐总体质量真的差,各种件都不太行,也许大家没什么直观了解,就好比电动踏板和烧油踏板摩托车吧,绝大部分电瓶车基本骑两年刹车就半失灵状态了,修都修不好要么换总承,谁都不换,烧油的踏板车大部分用个几年刹车都灵的狠,不用换不用修,五菱电动起码总体质量都比较过硬些
什么样的老头乐一万多?以山东这个有名的老头乐之省最有名的牌子,雷丁四轮电动为例,基本也得在2.5-3万之间,什么安全配置都没有,更不用说热成钢这类技术,还卖两三万
五菱***,配至再差也是正规大厂生产,由立项、市场调研、集团公司设计研究院计算,设计,试验车制作,试验车室内鉴定测试后正式上室外试验场、反复修改调整再试,耐久性测试,定型后组织合格合规材料试产,再调整后正式生产。中间还要申报国家发改委调整定型。
工人五险一金,企业纳税,用的材料全部国际合格。
老头乐小厂,去金属再生***公司弄点材料做个车架,网上买配套电机+控制+电池,再安装个玻璃钢或塑料外壳。好了,可以出厂卖钱了。
请问成本什么比?[打脸]
(我不是行内人,我只是做工厂的,我也是顺嘴说说正规企业与山寨厂的成本差异。)
任何一件东西都是有它基本成本的,老头乐和五菱mini看起来差不多,其实差多了!一种就是想做成啥样就做成啥样,它没有标准啊,做成啥样都可以,而且也不上机动车道。但是mini就不一样了,它有标准,要上机动车道的,是机动车啊!就这差别就大了,成本一样那就扯了!看看这个纸一样的车![石化][石化][石化]
这不是一个东西,老年代步车(老头乐)是低速四轮电动车,确实现在某宝上都是大几千一万多,还送货上门,但是不能上牌照,严格意义上就无法上路;五菱宏光MiniEV是正规的新能源电动汽车,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能上牌、买保险,持正规C照即可上路,可以上高速的。
这两个车型长得很像,但是差别很大:
低速电动车确实满足了很多人的出行代步需求,所以市场发展很迅速,但是快10年了,低速电动车一直是没有名头的东西,在工信部的产品名录里既不属于摩托车也不属于乘用车,一直到2019年才开始标准的制定,预计2021年完成。
没有标准的话,可想而知,生产资质、产品质量都不可把控,本来不应该上市销售的产品,却大肆的卖,还把不要牌照、不要驾照当做卖点,这也是目前急需要规范的地方,只要上路就得有牌照、有驾照,因此这类车虽然便宜,但是你买了很可能被查扣或者禁行不让上路,确实产品质量也堪忧。
新能源电动汽[_a***_],除了高端豪华电动车,还有就是微型电动汽车,其实一直都有,但是当时都是为了拿补贴,现在补贴退坡了之后,销量也不好,所以五菱宏光进行了一次向下发展,直接把价格拉低了,结果市场出奇的好,甚至成了电动汽车的月销量冠军。所以市场可能一直都在,只是价格太高了打不开市场。电动汽车的发展向上向下都是大方向,但是向下有刚需市场的支撑,因此估计未来只要价格低,微型电动汽车市场将持续火爆。
低速电动车是未来的一个趋势,毕竟很多人不需要高续航、高速度,反而低速、低价成为了一个主流需求,这部分也是主打短途代步的,就是为了生活便利,因此这个刚需市场非常巨大,至少是几千亿的市场,只要有了相关标准,相信会有更大的发展。
新能源车1公里不到1毛,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抵触?
我开宝骏E200,车价5万,每个月电费60-80元,停车路边免费,同事传祺GS4,车子上牌14万,每个月油钱800元,停车费200元每月,我每年至少省1万,5年省下一辆车(宝骏电池保修8年)。同事受不了高油价也换一辆雪铁龙爱丽舍EV30,车价10万多点,预计每月油钱省700元(电费不超过100元),每年省8000元,他车子大,固定停车费不敢不交。我们都只在市区跑。我还有一辆宝骏360,几万块的车,用来跑长途,三年了也就8000多公里,最近快半年没动油车了(电瓶线已拔掉),同事也打算跑长途和朋友换车开。这就是我们的抵触,不过是抵触油车。
为什么都要换2-30万的车?现在车和手机差不多,更新快、小毛病多,买便宜的国产新能源车,好开还省钱,别总想一步到位,车子永远一步到不了位,也别总想开新能源车跑长途,疫情期间你一年能跑几次长途?反正我快两年了没跑长途,油车之前一个月动一下,现在电瓶线取下,半年保养一次。油车每年的折旧费就足够跑长途租车的了,所以也没有必要买两部车(经常跑长途的可以买辆油车)。
五菱宏光mini。***报价3.76W。电池衰减按八年算,每年四千五。四千五能买七百升油,我的老油车百公里十二升,能开六千公里。
油车新车开八年,好歹能有三成价值,再不济也得比新能源卖的贵。新能源电池废了,那车就废了。
我去年买了个电车,说实话,除了未来电池衰减无法预估,其他的都是小事情,有些困难,也就没买过的人自己想想而已,先说续航,短途出差毫无压力,高速上充电桩还是不少的,我一般单趟200多公里的出差不担心,再远的话,一般也不会开车,直接高铁了。再说充电,确实家里一定要有充电桩,你要是天天去外面充,那一个不方便,再者费用也高,家里晚上充一下,我不到30元电费能开500多公里,一公里不到一毛钱,最担心的就是未来电池衰减
说下我自己的购车经历吧!
我就是新能源车主,去年订的比亚迪宋plus dmi,今年2月提的车,目前行驶5个月。
燃油车和新能源怎么选?
燃油车毕竟经历了几个世纪的更新迭代,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除了中大型SUV,家用小型代步车也不费油。在马路上见过90年代的桑塔纳还照样开,所以现在经过时间检验的大厂车较之前的技术应该更成熟,耐用。
就算有问题,汽车结构显而易见,修理起来更方便,维修成本也低,还保值(当然,保值与否是从现在看)。
相比之下新能源汽车,出现的时间晚,技术却在不停迭代,里面的电气设备多,别说普通修理厂的工人,就是4S店的师傅,没受过培训,修理起来都费劲;再加上,经常出现的电瓶车起火,新能源汽车电池易燃等担心,所以确实会纠结。
谁也不想拿生命开玩笑。
因为新能源车比同水平的燃油车至少贵6万以上,这6万块钱开油车,对于一般家庭来说5年的油费没问题,还没有充电的烦恼,也没有冬天电池大幅衰减的烦恼,更没有对二手车掉价的焦虑。。。等等,所以如果能够买燃油车,当然还是以燃油车为好
火不了|燃油车的时代结束了,铃木K-CAR只适合日本
近日,铃木汽车在中国申请了全新微型汽车奥拓的专利,而且实车图片已经曝光,似乎铃木在推出市场数年后又想要杀个回马枪。
参考下图,这是全新铃木奥拓的定妆照。
看起来如何?
很显然,这辆车的设计模仿了英国低端汽车品牌MINI,但是看起来少了一些精致感,更像是一台“老头乐”;铃木是个“山寨大王”,越野车吉姆尼模仿的是奔驰G级,这又有把目标瞄向了英国迷你,可是画龙画虎难画骨,只能模仿外壳,缺乏核心技术的铃木基本没有逆袭的可能性。
来看一看内饰吧。
廉价感十足,尤其是直排机械档杆,看起来很有些“年代感”,如果不是中控台加了一块屏幕,说它是八十年代的产物也不为过;座椅部分更是奇特,前排座椅之间没有扶手,这种设计虽然复古但是也很影响驾驶体验,皮革和织物混搭的座椅也说明了产品定位不高。
路虎PHEV汽车并不值得选择-关键词为三缸发动机
路虎发现与极光两车推出了PHEV插电式混动版本,作为传统的燃油动力汽车制造商,路虎能够转型插电新能源汽车被寄于了厚望,因为在内燃机技术领域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但是这些豪横的品牌在转型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品质降级,比如发动机更换为英杰力直列三缸增压机,这台机器会带来怎样的体验呢?
众所周知,直列三缸发动机在怠速共振方面总做不到高水平,因为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组气缸就像一条跷跷板,三缸以1-2-3或1-3-2的顺序交替点火做功会让机体摇摆。尤其是点火间隔角夸张到240°的三缸机,其点火做功后留出了充足的时间让机体摆动,在中低转速区间这种摆动的幅度会相当大,结果则会造成机体左摇右晃因其车身共振,只有在中高转速区间点火间隔时间短才会好一些。
三缸发动机目前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够将其做到平稳运行,不论是英杰力的三缸还是BMW的三缸都不例外。而插电式混动汽车在HEV模式中是需要内燃机参与驱动的,尤其是对于NEDC测试纯电续航里程比较短的混动汽车而言,HEV模式其实才是最主要的运行模式。揽胜极光PHEV的储电测试续航为66公里,中低速驾驶时能达到50公里左右就算不错(水平很低),而高速驾驶时电耗会非常高。
参考揽胜极光混动版,其后桥驱动电机的功率仅为80kw,而允许电驱模式的最高时速为135公里。电动机的特点为起步即可爆发最大扭矩,因为电流传输速度是仅次于光速的,形成电磁场的速度足够快则能在起步时获得最强加速能力;但是电动机在高转速恒功率区间又会出现严重的扭矩下滑,汽车马力的计算公式为{(rpm×N·m÷9549)×1.36=PS},扭矩的下降只能依靠提升rpm转速实现稳定大马力,而高转速等于高电耗。
80kw的电动机对于A级以上的SUV而言是很弱的动力储备,参考技术更加先进的国产PHEV汽车,这些车的后桥电机基本在120kw以上,中型车则会装备180kw标准的大功率机头。只有功率储备足够大才能在正常高速巡航时不达到恒功率区间,扭矩不明显下滑才不会严重增加耗电量。所以极光PHEV以纯电模式高速驾驶时的实际续航会非常低,作为插电式混动汽车的实用价值是同类型车的垫底水平,长时间以三缸发动机混合动力输出的体验又会很差了。
发现极光PHEV的平台本身并不落后,因为内燃机系统驱动前桥、电驱系统驱动后桥。这是国产15/20万级插电混动汽车普遍使用的双擎平台,只是这些国产车总会选择直列四缸发动机;这种系统的特点是能够切换后驱与四驱,比如在纯电模式中就会是后轮驱动,在HEV模式中则为前油后电的四驱。如果以这些车作为参考的话,路虎插电混动汽车应该给出怎样的评价呢?
试想一台价格数十万的英系插电混动汽车,[_a1***_]的NVH水平不如15/20万级的国产车,纯电续航里程差距又很大,纯电模式中的性能感受也会有很大的差异;在混动模式中这些低价车有更强的加速能力,有REEV/HEV两种运行模式,综合能耗会比定位高端的路虎插混明显低。最终得出的结论为路虎混动新能源汽车的最大亮点为:车标,设计感实际也是挺平庸的。
总结:印裔英系车路虎PHEV并没有吸引力,价格注定不低、品质注定不高,这种车在海外市场只能以偏低端定位打开市场,在国内汽车市场中如果仍旧以一种“豪横”的态度面向消费者,那就这个这个品牌回印度去吧。
编辑:天和Auto
内容:共享天和MCN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