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车评人郑刚怎么样?
- 华为汽车怎么样?
- 华为为什么不涉足电动汽车行业呢?
在国内车评人里面,郑刚算是风格非常独特的。我认为可以用专业、细致、客观来形容。如果说其他车评人的车评是写议论文或者散文的话,他的评测就是论文或者学术报告。他的测评对同一个车一般是分两期,一期做静态测试,一期做动态测试。每一期都接近一个小时。之所以时间这么长,就是因为非常非常细致,简直是变态的细致。静态测试会对整车的每一个部件不管是大是小,重要还是次要,都进行测试评价。动态测试会进行国内其他车评人少有的上架讲解。道路测试也同样十分详细,贴近实际。看这种测评,不得不说乐趣很少,看几期就感觉乏味了。但对于真正准备买车的人来说,帮助无疑是最大的。尤其对于那些试驾过几个车型,在之间徘徊的人来说,很有实际价值。
一位非常负责人的专业的好车评人,别的车评人都是已自身感觉夹杂着收钱后评测,而郑刚也是依靠仪器,科学、公平的评测,测试项目很多,包括麋鹿、噪音、悬架,底盘,SUV的越野性等,非常全面,其他车评人对一辆车的评测大多在十几分钟或半个小时,而郑刚的评测视频高达近两个小时。
华为汽车,一个做硬件的突然宣布加入汽车行业,让人吃惊。
华为的无人驾驶汽车是以保时捷为载体,以 mate10pro 处理中心,现在样机阶段。
华为、百度、腾讯等联手打造的智能电动汽车——威马汽车今年将实现量产下线。
威马纯电系统,600公里续航能力,看上去还是不错的。
这两个汽车到底怎么样只有经过市场验证才能评价。
华为已经涉足汽车领域!但是与特斯拉、比亚迪、蔚来等汽车制造商不同,华为以汽车供应商的角色入局。
2019年5月27日,任正非签发华为组织变动文件,批准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隶属于ICT管理委员会管理。该文件指出:华为不造车,聚焦ICT技术,成为面向汽车的增量ICT部件供应商,帮助企业造好车。
据统计全球汽车保有量在8亿台左右,如果把车跟车、车跟人、车跟路做好智慧连接,从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降低道路拥塞、提高驾车体验,逐渐走向智能化和智慧化时代,想想是不是就很美妙。同时,这种亿级的连接也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所以华为瞄准的车联网,确实是一片蓝海。
华为依靠通信起家,在ICT技术领域有着比较深厚的积淀。在车联网这个市场中,华为切入的方向是成为提供电子零部件的Tier1供应商,对标博世、大陆等汽车电子公司。
目前,华为对汽车客户提供的服务有:基于MDC(移动数据中心)的车载计算平台和智能驾驶子系统解决方案,基于华为云的自动驾驶(训练,仿真,测试)云服务Octopus4G/5G车载移动通信模块和T-BOX及车载网络,HUAWEI HiCar 人-车-家全场景无缝互联解决方案。在2017-2019年间,华为分别与上汽、一汽、广汽、东风、北汽、吉利、长城、长安等十余家主流车企签署了战略协议,在自动驾驶和车联网等项目上开展合作。
2019年11月,原北汽集团党委常委、北汽新能源总经理郑刚加盟华为,出任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单元(BU)副总裁。华为希望汽车业内的明白人,能够带领华为披巾斩棘,同时,华为的野心和决心也是暴露无疑。
而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在另外一片天地也是混得风生水起。尤其是2018年落地上海之后,我国不仅伸出援手借了185亿给特斯拉,还只用了短短不到一年的速度建成上海超级工厂。旗下的Model3系列产量节节攀升,特斯拉的股价自然也是水涨船高。
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有着一定的区别。虽然华为不造车,但不是不进入汽车领域。
未来的汽车将更加智能化,华为有5G技术上的优势,就相当于汽车上的系统,汽车上的芯片,但是华为已经说了自己不会造车。现在各大国产车都和华为有合作,在华为这被称为企业业务,目前占比华为营收百分之十,这次电动车的技术革命,希望[_a***_]车占据技术优势,为祖国争光。
华为已经成立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但是从各方面来看,这些技术并不是特别成熟,而需要时间去继续考验。华为不会生产汽车也因为华为在生产汽车上并没有经验,也没有很大的优势。
华为目前没有直接去造车,而是发挥自己集成商的专长,目标是成为汽车电子产业的系统集成商。[玫瑰]
汽车电子产业链 Tier1 系统集成厂商目前处于国际寡头垄断的市场格局,全球前十大汽车电子供应商拥有 70%市场占有率。即使国内市场也被博世、大陆、电装等国际 Tier1(一级供应商)巨头所垄断。[玫瑰]
在汽车电子领域,我国当前缺乏一个世界级的 Tier1 供应商,而华为在 2019年 4 月的上海车展首次以 Tier1 的定位亮相,展出了 MDC、智能互联、mpower、华为云、三类传感器等配套解决方案,彰显了华为进军汽车电子的雄心。
华为肯定不造汽车,华为只会提供汽车智能通信的解决方案。这句话华为总裁曾经说过,但是很多朋友可能觉得这句话需要打一个问号,因为过去华为也曾经说过不生产电视,结果现在已经开始销售荣耀/华为智慧屏。虽然换了一个名字,但是的确起的是智能电视的作用。
当然,汽车和电视还是不一样,我觉得华为会生产电视,但是华为一定不会生产汽车,这个道理就像小米也有电视,但是小米也不会生产汽车一样。
电视和汽车不太一样,电视本身其实还是属于智能家居的产品,和智能手机一样是智能生活的一部分,而汽车和智能家居没有什么关系,这个是电视和汽车本质的区别造成的。电视属于智能家居中和手机终端比较类似的产品:类似的芯片、都使用液晶屏、类似的OS,甚至连生态都有些类似。
而汽车本身并不是属于智能家居的产品,汽车其实属于生活用品,汽车和数码产品也有本质的区别,和华为的智能手机业务甚至没有任何共通的地方,因此,华为是不太可能涉及电动汽车的整机制造企业的,因为华为不懂。
华为有个习惯,其实不仅仅是华为,所有的数码企业都会有类似的习惯,如果一个产品和本来自己的主打产品差异太大的话,华为是不会涉足的。智能电视和过去的华为并不远,智能电视的核心智能芯片华为早就提供给了创维、TCL等企业,智能电视相关的标准,例如8K标准华为甚至是其中某个标准的拥有者,而且华为的企业网早就生产了***会议大屏。所以华为是有经验的。
而汽车在技术上和智能电视完全不一样。无论是电动汽车还是传统汽车也好,汽车的核心始终是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即使是电动汽车也有类似的替代组件,这些技术华为完全没有任何积累,即使生产也不会有竞争力。所以华为不会涉足汽车行业,否则难以保证汽车行驶所需的安全稳定性。
但是华为虽然不造整车,华为却成立了车BU,华为生产的车联网核心的通信设备,这个和华为的业务紧密相关。华为是搞网络出身,在智能终端又有非常成熟的经验,所以这里是华为的强项,华为已经奥迪、大众、长安等多个汽车企业战略合作了。
所以,无论是从过去的积累还是汽车本身的要求来说,华为都不会制造整车,但是华为一定会涉及车联网,利用华为在网络、智能终端和AI的能力,为车企提供智能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