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可波罗,是真的到过中国,还是靠道听途说杜撰了一本游记?
马可波罗,是真的到过中国,还是靠道听途说杜撰了一本游记?
马可·波罗是否到过中国,还是杜撰了一本游记?要回答这个问题,还要从他的游记中找答案,因为杜撰的内容很难与实际都对上号,肯定会漏洞百出。
这个问题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从《马可·波罗游记》的内容来看,他到过中国是还是可信的。简单的理解是,在没有相关内容可资借鉴的情况下,他很难比较真实地描写中国当时的很多情况,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比较真实的描述。当然,书中也有道听途说类的内容,但对其到过中国的观点无有大碍。
马可·波罗(1254—1324),出生于***一个商人家庭,意大利旅行家、商人。1265年,17岁的马可·波罗跟随父亲、叔叔和10几位旅伴向东方进发,他们带着教皇的信件和礼品,船只进入地中海,横渡黑海,经过两河流域到巴格达,到波斯湾的出海口霍尔木兹,便可乘船直驶中国了。
在霍尔木兹,他们遇到了强盗,他和父亲半夜逃出了,等找来救兵时,强盗逃跑了,除叔叔外,其他旅伴不知去向。
三人在霍尔木兹等了两个月,没有等到中国船只,只得改行陆路,他们穿过伊朗沙漠、帕米尔高原,进入新疆,然后穿过塔克拉玛干沙漠,到达敦煌,经过玉门关,穿过河西走廊,1275年到达元朝的上都,向元世祖忽必烈呈上教皇的信件和礼物,回来忽必烈带着三人同返大都,留他们在元朝当官任职。
从1275—1292年,马可·波罗在元朝供职,他常奉命巡视各地,足迹遍及长城内外,大江南北,还奉命出使南洋,到过越南、爪哇、苏门答腊等地。1295年末,他回到了阔别26年的***。
《马可·波罗游记》问世后,世界各地用各种译本很多,有人估计超过了100种,影响巨大,被称为“世界一大奇书”。
《马可·波罗游记》共分4卷,第一卷记载了从小亚美尼亚到大汗上都沿途各地的见闻,如格鲁吉亚王国和亚历山大大帝所建的铁门关、特夫利斯境内的奇迹,雅斯迪城和它的制造业及沿途所发现的动物,科贝姆城和它的制造业,贝恩省及其境内河流中的玉髓、碧玉与结婚的奇俗,鞑靼人的战争习惯、武器和对长官的服从,大汗在上都的豪华宫殿和大殿上的礼仪等等。
马可波罗肯定是没有来过中国,如果来过中国的话,而且生活了17年,不能不写茶叶的,因为人类习惯,一个地方的人去另外一个地方,对另外一个地方的独特饮料那是最感兴趣的事情之一,而且蒙古贵族也是喝茶的,蒙古人喝茶比***还疯狂,这个不能用马可波罗和***很少接触来解释的。其实用马可波罗不怎么接触***来解释游记里面出现的细节问题是说不过去的,因为马可波罗是一个聪明人,博闻强记,善于编故事,如果到了中国不抽出一部分时间和普通中国人打成一片只能说明马可波罗这个人完全不合常理了,好不容易到了中国,那还不拼命玩拼命吃,哈哈,又没有在中国娶老婆,时间多的是,哈哈。
马可波罗有没有可能完全靠编完成这样一部故事,完全有可能的,他应该在中亚和许多商人整天侃大山,获取了不少资料,而且为了博取眼球,和中国皇帝拉上关系,这个也是一种常规操作。事实上当时比马可波罗早,不少欧洲人也到了中国,不过这些人由于旅途遥远,成本高昂,而且当时医疗水平低,人在旅途挂掉的可能极大,所以只要到了中国,一般选择定居不回去了,如果马可波罗真的到了中国,当时也不会回去了!
马可波罗是到过中国的,这一点在英国历史作家理查德•霍尔的《季风帝国》中也得到了证实。《季风帝国》是一部史诗级的历史著作,展示了印度洋地区公元10世纪到20世纪约一千余年的历史。
在这本书中,提到了马可波罗到中国的目的、路线和线索。
马可波罗到中国的目的
在马克波罗的时代,西方的十字军东征遭到了挫败,他们希望能够与蒙古人建立同盟关系,共同对付***国家。甚至,西方国家幻想着通过教育,让蒙古人改变信仰,皈依***教。而那时,马克波罗的父亲和叔叔曾完成过到达中国的旅程,并且,带回了一块忽必烈汗授予的金牌。因此,为了东西方联盟的美好前景,马可波罗家族再次踏上了去往中国的旅途,这一次,马可波罗参与到了队伍中。
马可波罗到中国的路线
起初,考虑到在沙漠中行进的危险性,马可波罗家族***走水路,通过印度洋到达中国,他们从***,经亚美尼亚、巴格达、波斯,到达了波斯湾入海口的霍尔木兹。从霍尔木兹,他们可以乘船前往坎贝,然后沿着马拉巴尔海岸南下,经印度洋航线到达中国。但可能由于看到印度传统船只太破烂,不是由铁钉固定,用的是椰子皮做的绳子,感觉到乘船比陆路更加危险,而放弃了水路,经陆路到达中国。
马可波罗到中国的线索
在《季风帝国》中,作者从马可波罗的书中,不能确切的说明他在东方20年间去过的地方,但能够肯定马可波罗到过中国的大部分地方,而且还为了执行大汗的外交任务到过中国边界以外的地方,其中一个使命是出使印度,而这次他所乘坐的是中国的大船。他对这些东方船只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承载400名海员,以帆驱动,并装有防水隔层,以确保船只触礁后阻止船舱漏水。
所以,从《季风帝国》的描述来说,马可波罗是真的到过中国,而并非自己杜撰。
大家知不知道马可波罗有个绰号,叫“百万哥”?《马可波罗游记》这本书,又是在什么情况下写出来的?
有人怀疑马可波罗根本没来过中国,理由也很简单:如果真的在中国待了17年,而且深受忽必烈重用,甚至在扬州做官3年,为什么史书中完全找不到马可波罗的名字?就连扬州地方志中,也一个字的记载都没有?如果马可波罗真在中国17年,为什么只字不提长城、筷子、茶叶、中医、裹足等等当时的中国特色呢?
这么说的话,马可波罗有没有来过中国,确实有点可疑。不过,我们借助英国学者艾琳·鲍尔所著的《中世纪人》,可能会找到答案。
马可波罗生于***,那是当时西方贸易的中心城市,每天都汇聚了无数国家的无数船只。马可波罗的父亲尼克罗·波罗和叔叔马泰奥·波罗已经离家做生意很多年了,准确的说是“失踪”很多年了。马可波罗出生就没有见过父亲,它每天都在港口徘徊,盼望着能看到亲人归来——当然,这里还有很多的水手,边喝酒边讲述旅途中的奇遇。马可波罗从小听着这样的神奇故事长大,对他产生了两个巨大的影响:热爱冒险,善于讲故事。
所以,马可波罗怀着浪漫主义情怀,出发了。从1271年开始,到1275年5月,三年半的旅程之后,他们又见到了忽必烈。
然后,就是马可波罗所说的,忽必烈很看中他,经常派他出去办事,听他讲各地的故事,还给他官做……甚至在马可波罗想回家的时候,还不愿放他走。总之,马可波罗是回到了***——而当地的人们以为他早就死了。
那些曾经的亲戚朋友们,看到马可波罗带来了这么多的宝石,都对他的经历充满了好奇心。
于是,马可波罗变身成为“说书人”,每天都给不同的人讲故事,讲自己的东方冒险经历——于是,越讲越“精彩”,越讲越夸张,他经常说忽必烈的国家有“数百万的收入、数百万的船只、数百万的骑手、数百万的城镇……”,***人当时就给马可波罗起了个绰号:百万哥(或百万马可)。
也就是说,马可波罗把自己的经历夸张化了,也许还虚构了一些内容,这样讲起来更精彩。不过,他从没有用文字记录过,所以也有可能每次讲的都有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