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运20是中国空军最理想的运输机吗?
感谢邀请!
不敢说运20是中国最理想的运输机,但是它的出现改变了中国不能自己生产大型运输机的历史。就全球来说能生产200吨级军用运输机的也就那么几个,欧洲、美国、俄罗斯、中国还有日本。既然是我国生产的第一款服役具备一定战略运输能力的大飞机,说是最理想恐怕也不合实际,因为根据使用情况,后面会陆续对其改进,使性能更加优异。相信随着军工的努力,运20会越来越好。当然,不排除中国会发展出运力更大的真正战略意义上的运输机。让我们期待吧,相信这一天不会太久。
运二十应该是中国大运从无到有的开端,就种类来说,非常理想,它是战略战术运输机,中国拥有了全域快速投送能力。但就机型来说,还不太理想,首先,发动机推力不足,又不能自产,限制了运二十的大量生产,一架飞机需要四台发动机,造二十架需要近百台发动机了(含备份,全买不现实),发动机推力小也限制了运二十的性能发挥,。比较理想的是,中国空军经过长期磨合,改进的,各种各样的运二十最新改型,大运,大预,大电子,大加油等等。
运20是我自主研发的第一款大型军用运输机,也是我国军用航空领域取得的重要成就之一。从整体性能上来说,运20确实是我国目前自主研发起飞重量最大、航程最远、性能最好的军用运输机,但是横向与其他军用航空强国装备的运输机对比,运20的性能指标还只能说中规中矩,而且由于体型和其他配套系统的限制,运20还达不到战略运输机的要求。因此,运20只能说是目前我国空军最好的运输机,但是还远称不上最理想的运输机。运20运输机美图运20运输机与其他运输机的性能对比
运20运输机是我国西飞公司在伊尔-76运输机的基础上研发的一款中型运输机,最大起飞重量约220吨、最大载重量约66吨、最大载重量下航程约4400公里,最大航程约7800公里。运-20运输机66吨的运载能力在全球范围内能够排到前5,仅次乌克兰的安225运输的250吨(严格来说也不是纯粹的军用运输机)、安124运输机的约150吨、美国C-5M“银河”运输机的约130吨和C-17“环球霸王”运输机的约78吨,优于俄罗斯的伊尔-76运输机。运20的能够运载一辆重型主战坦克进行中等距离投送,也可以搭载一定规模的空降部队进行中远程距离投送,从技术指标而言能够基本满足我国空军目前的战略、战术需求,尤其是对空军目前极其匮乏的中远程空中投送能力而言是极大的补充。
运20运输机与全球其他运输机结构参数对比
运20运输机正在加班加点生产,目前已形成一定的规模运20的性能和规模都与C-17运输机有着巨大的差距
运20运输机也只解决了国产中远程运输机的有无问题,还达不到理想的需求。以目前全球最强空中运输力量美国空军来说,其装备了C-5“***”、C-17“环球霸王”两款战略运输机,其中C-17战略运输机、C-5战略运输机48架,除此以外还装备了近300架C-130系列中程运输机等;而俄罗斯装备安-124、伊尔-76各种改进型等运输机,虽然规模上无法与美国相比,但是安-124运输机的性能却不输C-5。我们的运20运输机别说与安-124或者C-5战略运输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即使与C-17运输机相比,在运载能力、航程、燃油经济性方面都还有明显的不足。
美国空军C-17“环球霸王”运输机机群美国C-5“***”战略运输机机群
类似C-5、安-124这样的战略运输机相关的技术与装备规模,其实也是一个国家整体国力和科技实力的体现。我国经济规模已经上升到世界第二的水平,而且海上贸易线及海外权益也需要有与之相匹配的远程保障力量,虽然目前对大型战略运输机的需求还不是十分明显,但是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不久的将来这一需求就会凸显。因此,运20运输机虽然性能不俗,但是还称不上最理想的运输机,未来发展类似C-5或者按安-124这种运载能力在120吨以上、航程超过10000公里的大型战略运输机势在必行!此外,最理想的运输机永远是“下一代运输机”!未来国产重型战略运输机想象图!
欢迎关注“威呐解析”,阅读更多原创军事内容(图片源自网络)。
任何事情,说到最理想,都不太现实,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最理想,那要求就非常高了,运-20会在今后不断改进,越来越接近最理想的目标。也会有更新更大一级或稍小一级的运输机出现,把不理想的地方填补起来。
目前的运-20是最适合我军装备运输的大型运输机,虽然还有发动机等需要改进,这型大型运输机是根据我军现役装备尺寸进行设计的现代化大运,俄罗斯的伊尔-76我军虽然也买了不少,还淘了很多二手货,但那真是应急,99主战坦克就运不了,不是载重量不够,而是机舱尺寸不符合我军装备要求,而运-20是为我军自己的装备度身定制的,并且为未来新装备有所预备,所以,靠买装备真不行,除非不求上进,按别国的规格设计自己的新型装备,这对于咱们这样的大国显然不合适。
运-20这一级别(200吨级)的运输机是各国军用运输的中坚力量,美国有C-17,俄罗斯有伊尔-476,其他国家都是购买这两种(欧洲的A400M要小不少,载重量也小一半多,不在一个级别上),我国能及时研制出来这一级别的运输机,为战略空军的建设铺平了道路。
说到最理想,首先就是后续涡扇-20装机将更加完善运-20的性能,使得洲际重载机动能力得以基本保证。其次是前线野战机场的起降能力,还有是不是能改进到250吨级,这都是值得期待的。
而更理想,则是我国还需要更大一级,也就是400吨级的大型运输机,类似俄罗斯安-124或美国C-5,这种更大的运输机可以使战略运输效率更高,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及叙利亚战争都可以看到美俄使用这两型战略运输机频繁运输。这一级别运输机我军还是空白,不过现在已经启动研制,估计不久的将来,这一理想即可成真。N
不能完全是,运20的研发主要是解决了我国空军缺乏大型国产运输机这块短板,提升军队的快速机动能力,特别是在执行一些海外军事活动时,这类运输机就尤为重要,例如海外撤侨行动、以及前不久空军出动伊尔-76运输机迎接马里维和官兵等行动。
运20作为我军第一款自主研发的喷气式运输机,肯定还会有许多的改进空间存在,其试装部队以来的日常训练中,科研人员也在不断对数据进行记载,已对后续发展其他运输机作保障,提供技术经验储备。
当前,我军急切需要一个载机平台来改造预警机和加油机等特种机,目前我军的已伊尔-76运输机为载机平台改进的空警-2000预警机仅有4驾,而已国产运-9运输机为载机平台改进的空警500,滞空性相对来说较差,加油机方面,我军目前只有一款加油机,是已轰-6轰炸机为载机平台改进而来的,相比于世界其他军事强国,轰油-6的软管加油模式以及加油能力,已经处于下风,我国幅员辽阔,必须要拥有一定规模滞空性良好的预警机来作为空军作战体系的支撑,所以这样一个载机平台是异常重要的。
当然我军除了对喷气式运输机有需求之外,轴桨翼的战术类型运输机同样也非常需要,很明显,我军现有的运8、运9系列运输机在和美军C-130运输机的通用化方面仍旧存在一定差距,这类飞机,可以适应多种较为复杂的环境条件下起降,特别是在战时,平时的常驻机场可能得不到保障,这时候就需要备降一些临时改进的野战机场,或者直接在沙漠等环境下起降,这对机身材料以及结构、发动机运作能力都是极大的考验。
未来不排除我军会对类似于安-225这类的运载能力处于顶尖级的运输机有需求,安-225是作为运输航天飞机的运输机,但是目前仅生产了一架,其主要原因是考虑到它的当下实用性,但是不排除未来,各国在空天领域竞争时的运输机发展方向,所以类似于安-225这样的巨型运输机也有可能是今后运输机的一个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