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亚迪工程师团队代表都是谁?
- 蔚来业绩难堪,融资百亿够续命吗?
- 目前造车新势力,哪家最靠谱?
比亚迪工程师团队代表都是谁?
比亚迪工程师团队代表是由来自各个领域的高端专家组成的,具有深厚的技术和经验背景。团队成员中包括电力电子、汽车动力系统、材料科学以及智能化技术等各个领域的专家。
他们在比亚迪的研发和创新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断推动公司技术的升级和创新,使比亚迪在新能源领域不断突破。这些工程师们是比亚迪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将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比亚迪工程师团队代表包括许多资深工程师和技术专家,他们拥有丰富的汽车研发经验和专业技能,负责比亚迪各款电动汽车的设计、开发、测试和生产。
其中,董事长王传福、副总裁李斌和技术高级副总裁朱华荣等人都是该团队的重要成员,曾成功推出了多款销售火爆的电动车型,并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众多的认可和好评。比亚迪工程师团队的强大技术实力和不断创新的精神是维系比亚迪电动汽车领先地位的关键。
蔚来业绩难堪,融资百亿够续命吗?
不可否认,目前为止,在所有造车新势力中,最靠谱的、最有希望活下去的仍旧是蔚来汽车。无论是其追求极致服务的造车理念,还是其背后数不清的金主,抑或是在汽车圈摸爬滚打N多年的李斌,都是蔚来汽车比其他新势力更加靠谱的佐证。只是,留给蔚来汽车的时间确实不多了。 当上汽荣威推出MARVEL X的时候,我们不禁惊叹:原来传统车企也可以把互联网汽车玩的如此炉火纯青,且拥有更加可靠的品质。 当特斯拉宣称其V3超充电桩可以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120km时,我们不禁要问,换电模式是不是注定要被淘汰? 当蔚来汽车的加电服务一次一次被质疑,被嘲讽的时候,我们不禁要问,这种模式真的会被大众接受吗? 当中国汽车市场持续低迷,热钱不再涌入,投资者落荒而逃时,我们不禁要问,蔚来汽车还有多少钱可以烧? 当补贴逐渐退去,外资涌入,动力电池面临洗牌,造车新势力能幸免遇难吗? 当看到今天的特斯拉如此成功,逐渐走向全球之时,我们是多么的希望蔚来汽车能够成为中国版的特斯拉。虽然“弯道超车”现在看来不太现实,但做到“紧随其后”也是不错的结果。我们依然是希望蔚来汽车能够走出困境,实现美好愿景!
目前造车新势力,哪家最靠谱?
哪个品牌最靠谱这个不好说,毕竟咱也不是什么权威专家,只能通过实际用户的角度来聊聊自己的感受。我现在开的是威马W6,从提车到现在也有小半年的时间了,给我的感觉还是挺不错的。就车子本身来说没有发现任何值得吐槽的地方,空间大,动力强,舒适性也不错,家用还是挺惬意的。续航要比想象中的坚挺不少,充满一次电大概可以跑480公里左右,现在基本一个月也就冲三四次就足够了。长途的话只要计算好服务区的位置也没什么问题,还蛮实用的。前几天去店里做了一次保养,对威马的服务品质也很满意,不管是态度还是售后的效率都很好,让我觉得自己没有选错车。我觉得如果所有造车新势力要是都能做到威马这样,那就足够了。
首先,造车新势力这个概念相对模糊,我个人的定义和上表不完全一致。我认为这个概念有两个要点:一是新造车企业或者新企业,二是新技术、新方向,而且要具有颠覆性的。按这个定义首先就要把魏派和领克赶出新势为。下面我用我的视角给新势力们排个座。
我最看好华为。华为造车既不是新闻,也不是传闻,而是实实在在的事实。华为不缺钱,所以不必大张其鼓地在市场圈钱;华为有技术,手里的技术与汽车发展的方向契合度高;华为不缺雄心,凡是它想做的事情就一定会做成。也许华为造车而不卖车,它看中的是自动驾驶技术解决方案。最近华为与百度打得火热,无非就是一家有万物互联技术一家有人工智能算法优势,两家合作,前景广阔。中国自动驾驶技术一定会在两家中诞生,其他的企业都没戏。
珠海银隆。与其说看好企业,还不如说看好董小姐及她的朋友们。钛酸锂技术有一定的前景,尤其在安全性、低温性、耐用性方面独具特色。它的前景取决于三个方面:一是能否与汽车技术进行契合,二是在车的概念的重大突破,三是钛酸锂的能量密度能否达到三元锂的水平。从目前情况来看令人堪忧,刚推出的广通SUⅤ,车辆外观还停留在抄袭模仿阶段,加上董小姐还有格力手机的前科,不得不让人信心不是那么足。当然,"让世界爱上中国造"这句深得人心之语和董小姐义无反顾压上身家性命的做法,加上王建林、刘强东的加持,我买上一辆支持他们不算一件很过份的事。
蔚来没有未来。我并非不看好互联网造车,我只是否定蔚来的首款汽车。没有新技术,只玩噱头没有前途。首先作为新能源汽车没有自己的三电技术是硬伤,各项指标都不突出。其次,在互联网领域并没有颠覆性表现。其三,换电方式难以推广和普及,每个月一千二百多的租电费用,加上电费,把新能源的经济性优势颠覆得一无是处。沿着这条路走,蔚来没有未来。
参与造车的新势力远不止这三家,我这里只评价具有代表性的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