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级别的轿车大众真的比长安好吗?
- 你眼中的长安汽车?
同级别的轿车,大众真的比长安好吗?当然不是了,这里并不是说刻意去夸国产汽车,应该说同级的汽车,大众并没有实力造成长安这个水平的汽车,但是长安可以轻松造出大众同级价位的汽车,这就是现在国产汽车的一个技术实力了,也就是说在技术方面,并不是有太多的差异了。特别是核心的发动机方面,差距已经没有太多了。
比如说大众的热销车型如轿车是朗逸,而长安的轿车是逸动。长安的可以选择更加优秀的爱信变速箱了,但是最终的价格还是比大众的同级车型便宜很多,几近五六万的差距了,但是大众的朗逸还是没有逸动的配置丰富,也没有逸动用料充足。
所以说,现在国产汽车被越来越多人选择是有原因的,因为人并不傻,特别是对于现在的汽车,还是大件消费品,人们对它的挑选还是会有很多因素考虑的,以前长安热销造的是便宜,而现在的长安汽车的热销,靠的更多的是技术和实力了。
虽然就爱国的角度讲,国产车目前做的的确不错。
但也不得不承认,目前阶段,合资品牌还是有一定的优势的。
如果您仅对比同级别的车,而不考虑价格因素的话,大众确实较好于长安;
无论是驾乘感受,还是后期质量问题,及最后的保值情况,大众应该会更好一点。
选车最终的一点是看预算,预算多少,我们才可以讨论买什么车。
同级别的轿车大众真的比长安好吗?
同级别轿车中大众和长安真心抛开情怀、偏见的话当然大众要更好一些。
长安19年和20年确实非常火,是国产车企中最大的一匹黑马,凭借CS75PLUS销量暴涨,随着逸动PLUS的上市,长安可谓是赚足了风头。
就来聊聊长安逸动PLUS,它的定位是紧凑型,对标大众的话就是宝来和朗逸,我们就拿全新朗逸和逸动PLUS来聊吧,都是各自轿车领域中目前的扛把子。
大众的外观没什么好说的,一贯的套娃设计,很平庸,但已经成为大众独有的风格了,内饰设计上也是非常的平庸,没什么亮点可寻,家用级嘛,以实用为主。
逸动PLUS乍一看怎么样?非常惊艳吧,这是长安全新的家族化设计,以后估计全系车型都会延续这种设计风格。
从设计上来说,大众就是中庸实用,长安是全新的家族化设计,大家第一眼看见比较惊艳,新车对于人们的视觉冲击力而已,见多了也就没这种眼前一亮的感觉了,所以关于外观、内饰要看个人品位,现在让大众换一套风格,估计大家也接受不了,如:凯美瑞大变样就遭到很多人无法接受。
大众汽车大部分量产车品质低于自主品牌(包括长安汽车部分量产车)
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在欧美汽车市场的品牌影响力有多大,相比中国汽车市场如何呢?
该公司旗下的品牌:大众,奥迪,西雅特,斯柯达四大品牌在欧洲市场占有率约为24.5%,然而19年全年销量仅为3866779台;而在中国汽车市场的占比虽然不足20%,不过同期销量却超过了400万台。由此可见大众汽车在中国汽车市场认可度高于整个欧洲市场,对于大众汽车比较排斥的北美市场自然没有可比性,那么这一外国汽车品牌有什么理由能在异域成为热门呢?
大众汽车曾经标榜的是车辆品质,关键词有这样几组。
工匠精神
性能汽车
安全可靠
设计精美
品质优良
然而这些关键词从1984年大众汽车开始与上汽集团合资以来,其量产汽车中几乎没有能匹配这些词汇的产品。工匠精神难道指的某些车“标准阻尼”的进口车窗摇把,或者诡异的座椅背调整旋钮吗?
性能汽车的评价确实有些车实现了不错的水平,但高性能的基础貌似是建立在烧机油的基础之上,即使最新一代211/888平台的发动机升级了缸套和油气分离器,然而出现烧机油的里程节点仍旧比竞品的多数发动机更早。这些“汽机油混合动力”的准“二冲程”四冲内燃机,其技术水平之落后是有目共睹的,作为用户不应该无知到默认这种设计缺陷。
可以肯定的说,合资还是由于国产的。大众品牌从无到有发展了一百多年,在这一百多年里,大众造车也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反观长安,做乘用车也就10年时间,2010年以前的长安做的都是面包车,唯一一款悦翔还是抄袭的马三;两项一对比,您觉得同级别的车买大众好还是买长安?这是其一,其二呢,大众的领零部件基本都是采用外资品牌或者合资大厂的,而长安呢,绝大多数用的都是国产品牌,而且基本都是配套面包车起家的零部件厂,这和博世、大陆、电装等跨国公司是没法比的;再者对于汽车的心脏,发动机技术,大众也是搞了100多年,而长安呢,用的还是面包车升级的发动机,无论可靠性,稳定性,经济性,动力性等等,都不是一个档次的。同时大众车身钣金用的也是高标准的钢材,和国产车用的不是一个水准,老百姓经常听说某某国产车开几年车体生锈严重,可曾听说大众钣金生锈的问题。总之,个人观点,二者之间我更倾向于大众,希望可以帮到您。
你眼中的长安汽车?
长安汽车是国内最早起步的大型央企,也是政策影响下发展壮大的企业。长安和日本[_a***_]合资开始制造面包车,长安面包,长安单排货车,奥拓等一批获得大量的客户和良好的口碑。合资以后长安开始启动国产化进程,很多重庆兵工企业都开始给长安服务,转化引进日本的技术,制造汽车核心零部件,也带动了大量的民企制造核心部件以外的零部件。重庆的汽车零配件市场也是全国最大,每年的交易会规模很大,重庆鲤鱼池也成为当时业界有口皆碑的汽配集散地,可以说长安汽车是自主车企国产化率最高,最成功的企业。长安汽车从微车起步,逐步引进研发轿车和SUV等家庭用车。投入了大量资金,成为汽研所等相关科研测试单位合作单位。长安技术人员超过1万人,每个车型都有独立研发机构,独立试车场地等等,智能技术也走在国内前列。作为央企的长安工业,具备优势,也体现一些弱点,车企除了具备优势技术还得具备良好的市场意识,长安汽车市场反应缓慢,央企管理和薪资原因人才流失严重,市场宣传顾忌太多等。前几年车型更替缓慢,特别是在这个颜值第一的时代,车型外观一直落后于后来起步的吉利,长城。销量下滑严重。但长安汽车根基非常稳定,技术能力优势还在,相信长安汽车会在不久将来重新回到国产车企第一的位置。
长安汽车在自主品牌中还是比较靠前的,整体研发能力很强,舍得花钱,旗下众多车型都配备了价格昂贵的爱信变速箱,弥补了在变速箱上的不足,再加上自研的蓝鲸系列发动机,动力强,加速快,整体稳定可靠性不错,车辆价格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