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的质量该怎么衡量?
评价汽车性能指标,一般的有:
动力性:这个是整车的核心指标,代表发动机、变速器等最关键总成性能,评价指标较多,比如发动机功率,扭矩,最高车速等。
经济性:主要评价车辆整体效能或效率,一般是油耗作为主要的参数,多数情况下,与动力性成反比。
排放性:主要车辆排气以及其他总成排放不合格汽车、液体的控制能力,多数我们认为就是尾气,这个指标越来越严格,某些时候他与经济性成正比。
操控性:指的是驾驶员对车辆的操控能力,比如制动性能、转向性能、变速器控制等,车辆技术的进步使新一代车辆,增加了更多的性能,比如自动变速器的换挡模式等。
可靠性:一般认为是车辆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的机率,比如门条漏水、转向灯损坏等,汽车正常行驶,出现故障的频次决定了车辆的可靠性。
耐久性:指的是车辆行驶一段时间,一些比较难出现但必定要出现的问题,出现的时间比率,比如烧机油有的车10万有的车50万,车身腐蚀有的车十年有的车二十年。
安全性:主要指主动安全系统配置和技术指标,比如ABS、BA、动态稳定系统,感速性转向系统、车道偏离辅助系统等。还有被动安全系统比如气囊的数量和分配形式。
舒适性:一般主要是驾车舒适体验配置,如空调、音响、座椅配置等。
有些品牌的低端产品在考虑成本的情况下,主要突出动力性、经济性、操控性和舒适性的提升,这些性能相对提升容易,对车主的体验也比较直观,而关键的可靠性、耐久性和安全性则不作为提升重点。
评价汽车的指标有若干种,比如说品牌、性能、品质和质量等。
其中经常混淆在一起的有性能、品质和质量,特别是品质和质量容易混淆。
其中质量多半有产品的一致性、可靠性和耐久性的含义,而品质更偏向于产品的档次和性能的综合体。
比如说,奔驰的S级和A级车,他们的品质相差很大,但是他们的质量却是一样的。
世界第三方汽车质量评价机构JD-power评价质量依据的内容是新车的故障率,而不是根据车的性能和品质。
这样看起来,汽车质量与汽车的价值、价格、售价等完全无关!
汽车质量:一致性、可靠性和耐久性。
价格是从各方面来制定的,不只是汽车的质量,还有品牌的溢价,税收以及后续加装等等的费用,在南北方不同地区车价也有所不同,这时候要综合性的来看。
这里是究车联盟,一支专注研究二手车的团队,有任何问题都可以评论私信我,或者关注我们的抖音账号:究车小队,了解更多二手车知识!
媒体对外推出国内乘用车投诉销量排行榜,而与以往类似的涉及车辆投诉所见的排名不同的是,这次是引入了“投诉销量比”的评价体系。也就是说通过收集和分析某款车型在一定时期内的投诉数据与销量数据的比值,来更加客观评价某一款车型的真实质量口碑状态。
应该来讲,这样的一个评价体系,与以往我所强调的,“在评价一款汽车产品的质量问题高低时,一定要综合考虑其在市场的销量规模,要以发生质量问题的车辆比例去衡量,而非以发生质量问题的车辆绝对数量的多少去衡量。”的总体思路是一样的,相较于以往是有进步,也是更科学的。
但我也必须要指出的是,目前的这个“投诉销量比”的评论体系,仍然还有很多要完善的地方。除了这个投诉销量比之外,我们也要综合考虑到车型的上市时间和车型的用户群体特征等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