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万最好电动汽车续航多少公里?
- 3万最好电动汽车续航600km以上?
- 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
- 新能源汽车,彻底解决续航里程问题,还需要多久?
3万元最好的电动汽车应该是五菱宏光mini,因为这款电动汽车是目前国内性价比最高的电动汽车,它的价格在32000元左右就可以落地,同时他们的续航里程可以达到800km。而且他们在国内的销量也非常大,在各个城市都有维修点,售后服务是非常到位的。
3万最好电动汽车续航600km以上?
没有。
电动车最大的成本就是电池,目前新能源车电池是供不应求,锂矿***的价格高居不下,目前600公里以上续航的电动车还没有价格10万以下的,15以内的都很难买到。
3万块的电动汽车,也就能买到续航100多公里的,比如五菱宏光的mini,在城区以内跑一跑是可以的。
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
你指的标准里程应该是工信部的nedc,如果200公里的续航,实际应该会在150左右,根据驾驶习惯、方式、路况等因素决定。
现在新能源已经开始往400公里以上的续航开始,以北汽eu500来说,官方续航为410公里,城市道路实测380,高速300公里的续航。
北汽等新能源的能量回收系统,只能增加一点点,并不能正真意义上增加大量续航。尤其在高速,电车的续航将大打折扣……
视频加载中...
首先没有标准里程这一说,在你购买它之前能看到的多数是NEDC续航里程。换句话说,你严格按照NEDC的标准来驾驶,续航里程可以达到甚至超过所谓的标准里程。但是,为啥多数纯电动汽车达不到所谓标准(NEDC)里程呢?原因是NEDC,完全不是一个实际驾驶的工况下测得的续航里程数。但是,针对纯电动汽车来说,影响车辆续航里程的因素最大的两个问题是车速和温度,以天朝如此的幅员辽阔,取一个中间温度,和相对匀速,也并非完全没有道理。总不能说,续航里程标准分出匀速九十温度20℃是多少,然后,匀速110,温度10℃是多少吧!消费者看这个恐怕也是晕的。这事不得不提一下奥迪的eTron,它的表显里程就是根据实时工况预测剩余里程的,这个其实不难,但很少车厂这么做。
中国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采用NEDC 标准(具体见我写的电动汽车之电池续航篇),考虑到测试是在室内温度20~30°C, 滚筒上,小负载,空调及大灯关闭,没有风阻的情况下,模拟4个市区循环和1个市郊循环工况下测试所得。
实际使用条件相比这个测试条件,要苛刻得多,实际续航里程比NEDC 数数值要小的多,都是很正常的。一般情况下不低于70%,都是可以接受的。国产比亚迪e 5,吉利帝豪EV 实际续航里程的接近NEDC 的90%。但高速公路高速行驶,或冬天气温低于–10°C 时,实际续航里程不会很理想。
新能源汽车,彻底解决续航里程问题,还需要多久?
新能源汽车解决续航里程问题就在眼前
电动汽车最大的问题是“里程焦虑”,车辆需要有长的续航才能没有焦虑呢?这个问题从根本上就有漏洞。真正的焦虑不是续航而是充电!燃油车的续航也并非都很长,绝大多数都只有500公里左右;某些高油耗且没有副油箱的商务车或越野车,以及油箱容积很小的微型燃油车,这些车在城市道路行驶大都只有三四百公里。可是这些车的用户的就没有反映过有里程焦虑,究其原因无非是加油站很多。
目前全国应有11万座左右的加油站,在相对偏远的区域至多一二十公里就有加油站,城市道路会有很多;高速公路每个服务区都会有加油站,服务区的最大间隔理论上不得超过70公里,大部分都在30-50公里之间,加油是没有焦虑的。
电动汽车并没有里程焦虑,有的只是“充电焦虑”。
怎样才能解决充电焦虑,这是个大问题,但也是个必然能够解决的问题;因为只要电动汽车越来越多则充电桩的保有量会倍数级增长,这是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对于资本市场而言宁愿先有鸡。如果投入很大的成本建设了非常多的充电桩,没有足够的车去用,多久才能收回成本呢?回收成本的时间太长干嘛还要去搞充电桩。这些资本从来不缺乏赚快钱的项目。
所以只有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足够大了,资本才会真正的投入到充电桩的建设中;那么充电焦虑的问题就即将要克服了,因为2021年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呈“井喷式”的增长,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经过十年的拉锯战彻底败下阵来了,这点从广州车展也可以看出端倪,以燃油车为主的合资车展台基本都是门可罗雀,而以电驱智能车或插电混动车为主的国产汽车展台就像过年赶大集似的。
2021年的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增长已经让充电桩的保有量大幅增长,截至目前已经和汽车保有量形成了大致“3:1”的比例,也就是三台车就有一个充电桩;而燃油车是数千台车共享一座加油站,实际上已经没有充电焦虑了。至于农村乡镇市场的充电桩保有量仍旧很低,但是这些区域的用户往往具备自建桩的条件,说白了就是有停车的院落、可以自行申请安装新能源汽车专用充电表,成本远低于公共充电桩。
所以充电焦虑已经开始缓解,在看清这个问题后,更多的消费者开始选择了绿牌汽车;随即而来的就是充电桩保有量的快速提升,预计2022年的充电桩保有量可以达到300万个左右,仅2021年申报的公共类充电桩就超过了100万个,其中还包括大量的交流慢充桩,适合插电混动车和电动汽车的充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