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大家都喜欢BBA?BBA的性能真的好普通汽车很多吗?
我有一台进口1系。。
那天凌晨喝了点酒,转弯时没把速度降下来,应该说,是完全对速度麻木的状态。。
记得当时的速度是100左右。
结果,冲过花基,到了对面马路!
PS: 公路砖块至少25cm高!
撞倒了两水泥墩,路牌。。。
车辆损毁情况一般,自己掏钱修了两万多,具体就不详述了。。
人一点事都没有!
我想说的是,如果不是德国品质,换作是日本或者其他车壳子,真不敢想象😌
这句话是我身边很多朋友亲述的。
BBA也得区分具体哪一款 当下的各大品牌竞争白热化 例如都压缩的很低 BBA的入门版车型实际上也很一般 之所以国人还热终于考虑BBA 是因为这三个品牌的品牌溢价相对其他品牌更好一些 也是国人内心深处传统的高端品牌 也是很多人努努力就能够买到的 当然 毕竟都是大厂品牌 车的质量和设计等很多方面也都更均衡和稳定 望***纳 谢谢
BBA可以说是作为德系的代表车企,不管从进入中国的时间还是在市场上的地位都是其他车系无法比拟的,自身的品牌质量和口碑在国内都是不一般的存在。可以做一个比较简单的对比,无论是C级和雅阁,还是宝马X1和CRV相比,他们都是有一定的价格重叠区间的,相比之下,在空间方面,他们的表现都相差无几,这也就确保了他们的实用性都是没有问题的,而普通合资品牌车型在配置上会更加丰富。
BBA作为同级别里处于一线地位的几个品牌,它们相较于二线三线较为冷门的品牌,还是有不少优势的。由于销量大,市场占有率高,BBA拥有更多的关于汽车使用的大数据样本和造车经验,在大家同时开发一款新车型的时候,BBA更容易做出各方面比较均衡,设计和结构上“硬伤”更少的车,而部分冷门品牌,为了实现某些方面对主流车型的超越,往往会在别的方面“翻车”。而且由于商业上的成功,BBA在新技术的研发上比较积极,同时研发周期也比较完整,有很多小一点的品牌,不是客户非得买BBA,而是他们的产品迟迟不换代,或者关键技术跳票。当然在某些具体的车型上,也有些其他的品牌比BBA优秀的情况。不过BBA就是那种买起来不用动什么脑筋的选择。
BBA的品牌认可度高两点因素
德系汽车的整体的成功得益于『大众汽车集团』的中德合作,用六个字概括其成功的基础为:天时地利人和。1984年大众汽车与上汽集团开启了深度合作,在这一节点是自主品牌汽车需要发力的节点,但是因技术储备之薄弱又显得非常“乏力”,此时需要的是外企的技术支持。不能否认,当时的大众汽车在技术层面一定是领先于一众自主品牌的。
大众汽车以技术支持换取了什么?毫无疑问是巨大的『B&C』端市场的巨大份额,通俗易懂的说法则是以钱换技术,只是变现的方式看似有些曲折。然而对于车企而言这却是更有价值的方式,因为市场会不断成长,潜力(消费升级)是没有极限的,再加上巨大的体量决定了大众汽车必然的成功。
在『80/90』年代,国内具备汽车消费能力的C端个人用户是极少的,消费主力依靠的是B端公商务汽车用户。其中公务车又一度有大众汽车的“消费指标”,重点是B端永远是C端的消费“风向标”,这是传统文化中“官方文化对市井文化千年以来不曾变的引导。
综上所述,大众汽车的成功得益于初期的交换,后期通过前期积累的巨大用户基数形成了巨大的品牌影响力。在C端用户尚没有掌握分析车辆品质的能力之前,大众汽车即使问题不断也不会影响其“高级形象”,因为绝大多数人认为汽车就该是这样子。
随着消费升级对需求的提升,『B&C』领域都要区分产品等级了。于是大众汽车拿出了半死不活的【奥迪汽车】,轻而易举的将其包装为高端品牌——这一阶段的信息传播速率仍旧很慢且相对不全面,所以汽车高不高端完全靠企业的话术,那么高端的奥迪自然而然的成功了,紧随其后的则是奔驰和宝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