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众推出三款纯电动,巨狮醒来真的很可怕吗?
- 上汽大众新能源和一汽大众新能源区别?
- NEDC综合续航里程278公里,上汽大众朗逸纯电版值得买吗?
大众推出三款纯电动,巨狮醒来真的很可怕吗?
谢邀。
其实这个问题被提出的时候,提问的人心里应该已经有了预设,否则一次简单的3车亮相活动,并不会引来很多人的关注,正如同时至今日即便有再多的造车新势力发布了新车,能被普通大众或者是汽车行业的从业者记住的也就是那几个,屈指可数。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大众是汽车行业的大佬,一点都不错,即便不拿大众集团来说事,就说大众单一品牌,凭借着在中国那么多年的苦心经营,品牌影响力,经销商网络分布,甚至,是路上跑的车,都要比别的品牌多不少。
其次,大众在新能源领域的动作看似是比国内的自主品牌慢了些,但人家过去几年也并没有睡觉,海外市场上的高尔夫,纯电动和PHEV车型很早就有了,去年上汽大众上市了两款PHEV车型,这次又一下子发布了3款纯电动车型,这些车型的技术积累可是好几年之前就开始准备的了,人家在研发MQB平台的时候就考虑到了新能源的技术通用性。但为什么国内市场动作慢了点呢?
几方面的因素,第一,新的车型尤其是新的动力系统引进国内需要经过技术改造,而这个过程不仅仅是企业需要推动,也离不开***的监管,比如这次发布的3款纯电动车电动机都是大众位于天津的变速箱厂生产的,而在引入这条电动机生产线之前,需要经过一系列的环境影响评价等手续,征求公众意见等等,这些流程走下来就需要时间。其次,中国对于汽车产品的生产和制造有着中国的标准和要求,企业需要经过一些时间的匹配工作。然后,这里不得不提一下电池的因素,作为新能源车型,动力电池是核心的零部件,2017年的时候上汽大众曾经亮相过辉昂的PHEV车型,当时采用的是韩国的电芯,但是最终并没有上市。直到去年,***用宁德时代电芯的PHEV车型才正式上市了。大家都知道,锂电池属于有一定危险性的东西,新的供应商的匹配和安全测试,德国大众是非常严谨和严格的。所以自然也就多花了些时间。
最后,切回正题,大众有技术,懂中国消费者,有着分布广泛的经销商网络,仅仅上汽大众在全国就有超过1000+经销商。另一方面,中国消费者也认可大众这个品牌,这个看看上汽大众和一汽大众这两年的销量就知道了。接下来再说说这3款纯电动,不说别的,就说驾驶感受,秒杀除特斯拉以外的其他电动车,具体大家可以看我这几天的文章。最终能否撬动市场,看价格了。
上汽大众新能源和一汽大众新能源区别?
一个纯电动,还有一个是混合电动,上汽属于上海的汽车制造厂生弃出来的汽车,上汽主要是产生的车有途观,帕萨特等一系列的车,而一汽大众生产的车型有迈腾系列,还有高尔夫系列,还有大众cc系列的车型,现在的途岳还有很多车都是用纯电了。
近日,上汽大众官方宣布,旗下的第一款纯电动车朗逸纯电开启预售,预售价格为15.89万元。针对这款车,上汽大众主要强调了其在空间、电池安全、充电效率、起步加速等方面的种种优势,而关于续航里程则只字未提。
工信部的产品信息显示,朗逸纯电的NEDC续航里程为278公里——这与当前市场上纯电动车的主流续航里程相差甚远,目前主流车型续航里程普遍高于300公里,而低于300公里续航里程的电动车多是微型车和小型车。
新能源汽车目前最重要的一个指标就是续航里程,朗逸纯电版278km的续航可以说非常的低了,当然情怀的话,喜欢就买,但从产品力,性价比方面来看的话不建议入手。
作为一台“油改电”汽车,朗逸EV毫无性价比可言。
NEDC测试续航里程为278km,这种水平在现阶段仅仅算入门级,指导价接近10万的[_a***_]也已经有NEDC续航里程400公里的选项;朗逸EV预售价15.89万,在轻奢级电动汽车中续航里程至少得在400公里以上,一线自主品牌已经有500公里标准。与这些车相比,朗逸EV的续航里程用合格形容都是有些过分的,大众汽车似乎仍妄图以品牌影响力愚弄消费者。
外观方面朗逸EV与燃油版几乎相同,区别只是中网从很有质感的镀铬材质改为与车身一体的颜色,其他方面仍然保留了燃油版的设计元素;车身尺寸4676*1806*1474、轴距2688mm,悬架结构仍未前麦弗逊后扭力梁,低端的悬架加上破坏了整车精致感的中网,油改电之后的朗逸气质还没有燃油版理想。
动力方面朗逸的前置电机最大功率为100kw,峰值扭矩290N·m,在续航比较一般的前提下性能不会差,足够的功率加上恒扭矩乏力的特点能让这台车有不错的动力体验;然而使用这种功率的电机驱动这么台A+机的三相轿车,综合路况平均电耗号称仅为13.8kw/100km是没有说服力的,微型电动汽车的电耗也难以做到如此之低,所以朗逸EV的NEDC里程能突破200公里,实际用车真就不好评价了。
配置方面目前尚无准确信息,不过以粗糙的内饰处理和内饰设计感作为参考,这台车的配置和综合品质都不会很理想;所谓的自动空调、自动驻车、大尺寸液晶仪表盘灯配置应只会出现在旗舰版上,所以朗逸EV版会是一台相当一般的纯电动汽车,没有任何竞争力。
重点是合资汽车使用的动力电池均为国产电池,不论大众汽车、丰田汽车或者什么品牌;而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体现正在于电池水平,其次为电机和电控,三点技术中国车已经做到了领跑市场;那么选择这台续航里程短、配置水平低的朗逸EV,为什么不选择综合品质更高的自主品牌呢?建议参考比亚迪秦ProEV、传祺AIons、吉利几何A三车,横向杜比后再决定选项吧。
(上文由天和Auto撰写,禁止站外转载,平台内欢迎转发留言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