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评测怎么去借车,汽车评测怎么去借车的

车评人的车从哪里来?明天去试驾荣威RX5MAX,刷脸系统真的好用吗?据说很高科技?试驾编辑的日常工作是怎样的,是每天都在开新车吗?车评人的车从哪里来?一般汽车媒... 显示全部
  1. 车评人的车从哪里来?
  2. 明天去试驾荣威RX5MAX,刷脸系统真的好用吗?据说很高科技?
  3. 试驾编辑的日常工作是怎样的,是每天都在开新车吗?

车评人的车从哪里来?

一般汽车媒体从业人员的试驾车都是来自厂家,很多时候大家看到媒体替新车说好话,就以为是收了钱打广告,事实情况会比你想象中的尴尬。在如今自媒体比便利店还多的年代,能够从厂家圈到钱的并不多,偶然有商配稿(软文)写写,跑跑活动露个脸,是很多自媒体的生存现状。

那干嘛还要借车试驾呢?因为媒体本身也有内容的产出需求,同时要让厂家知道自己的存在,而借车试驾是一个比较直接的途径。

一般的试驾车是会由厂家委托一家公关公司代为管理,比如说A品牌的车,它找了Z为公关公司,那么A品牌车型(个别大的品牌会细分到某系列车型)的对外形象宣传,会由Z负责,当中包括试驾车对外的借还。

汽车评测怎么去借车,汽车评测怎么去借车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所以要想讨好厂家,先得处理好公关这一层面的关系。当然,现在很多混得不错的自媒体,本身就已经跟某些厂家有比较铁的关系,只要有一、两个金主罩着,养一个小团队是完全没有问题。其余的品牌只要稳着不闹掰,以后总有机会做切入。

再说说媒体借取试驾车的流程,通常是先取得想要品牌所属公关公司相关借车负责人的联系方式,然后表明媒体身份和车辆用途,一般只要是正常的媒体都能借取,主要是确保是否有能力承担风险。

明天去试驾荣威RX5MAX,刷脸系统真的好用吗?据说很高科技

长安欧尚X7开门时可以人脸识别解锁(可以记录5个人脸)直接不需要钥匙。也可以设置朋友借车(可以设置借车时间,过期不能使用,保证安全

汽车评测怎么去借车,汽车评测怎么去借车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进入车内可以刷脸启动如果在车内吸烟,会主动提醒危险,拥有疲劳检测(瞌睡)会主动和车主互动,解除疲劳。


荣威RX5 MAX上设置了“刷脸系统”,可以说是再度开创的行业先河。

搭载的SKYEYE天眼系统,能够主动识别面部信息用户在提车后,通过“刷脸”可以录入自己的信息,之后再上车只需要“刷脸”登录,再轻踩刹车即可完成车辆启动,全过程中不需要动手。通过车内摄像头绑定驾驶者面部特征,进入车内只要踩住刹车,人脸识别通过直接启动车辆,特别科幻。SKY EYE天眼系统赋予荣威RX5 MAX硬核“视觉”,系统还会根据日期、天气等因素,为用户定制专属问候与提醒。

做为上汽荣威又一标杆车型,荣威RX5 MAX在性能智能、品质、设计方面都做到了极致硬核,展现出了中国汽车品牌最高制造水平,同时也是中国汽车的骄傲。

汽车评测怎么去借车,汽车评测怎么去借车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试驾编辑的日常工作是怎样的,是每天都在开新车吗?

试驾编辑的日常工作就是参加发布会/试驾会,拍摄图片和撰写文章,不至于每天可以开新车,毕竟不可能天天跑各地的发布会,这样会累死。跟大家分享几个关键的点:

1、 这是份工作,不是爱好。很多行外人可能会羡慕天天跑各地的发布会,享尽天下美食,试尽天下车型,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但其实经常出现的情况是,当天早上飞机出发,当天晚上就赶飞机回家,第二天上班,一开始可能还有些新鲜度,但做久了就会发现,完成工作之后就对整件事情没有太大的好奇心,就像一条没有梦想的咸鱼,机械式地完成ABC的任务,久而久之,觉得看过的车型也都是那个样,这是份工作,不是爱好。

2、 受人小钱财,替人消大灾。大家可能都认为编辑是文化人很光鲜,其实也就是一个类似写新闻通稿的厂家小编,去了发布会,收了车马费,一般是0-800,现在很多车企都流行0,越牛的越少钱,然后就不得不隐瞒式的客观摆出事实,让车型或发布会的内容在全网铺开,并不是真的从消费者或者专业的评车角度去全面报道。受人小钱财,替人消大灾。

3、 同质化严重,前途无亮。由于现在自媒体发展迅猛,很多有别于传统媒体的个性媒体层出不穷,但归结而之都是来来去去那几样,要不然是标题党,要不是动漫***形式上的换酒瓶,要不然就是拿出一个新的车评主持,基本上没有真正革命性的文章媒体形式,同质化极其严重,不管是深耕还是浅尝的媒体都能写出类似的文章,鱼目混珠,前途无亮。

可能题主是想尝试着进入这个行业去大展宏图,豆哥凭自己的经验来看,最好是真的有革命性的才华,要不就是真的有资金注入,自己创业以量取胜,要不然在这个汽车圈,需要浑浑噩噩的路子还很长。

谢邀。

试驾编辑是许多汽车迷所向往的一个职业,能第一时间开到各种品牌的新车型,有时还能上赛道体验。日常工作基本都是借车,试车,参加车展,发布会,然后写文章改文章。像国内很多的知名的车评人就是相当于试驾编辑,只不过把文字改成视频,38号,陈震,胖哥杨力,颜宇鹏,李老鼠等等。

试驾编辑可能最被吐糟的应该就是软文了吧。说个真实事例,前段时间,某媒体机构的一个编辑写了一篇某款新车的试驾报告,由于该编辑将新车缺点毫无保留写了出来,让该车厂的营销副总看到立刻勃然大怒,打电话给媒体机构负责人让那编辑马上修改文章。

这就是汽车媒体遇到的难题,文章写的太激进,主机厂不会给你提供试乘试驾,写的溢美之词过多,又会被用户吐糟是软文。所以现在的汽车文章很多都写的很圆滑,动力差说成动力够用,换挡顿挫说成体验性稍差,将缺点弱化。这也是很难避免,汽车媒体要资金运营,就很难做到客观公正。

试驾编辑能够满足对车体验,但一般很难做到对读者的客观分享,这也是为什么经常很多汽车媒体被用户骂。当然也有那些相对客观,公正的试驾编辑,车评人。大家觉得哪个汽车媒体的内容更加公正客观呢,可以相互分享一下!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二手车话车”,大家有什么汽车问题可以私信或者评论下方留言,我会一一回复大家!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raigalanmiller.com/post/51960.html

huangp1489 2024-08-17 12:29 0

回答数 0 浏览数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