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荣威和大众是一家公司的吗?
- 东风汽车公司到底研究了什么,制造了什么品牌汽车?奥迪、宝马、本田、奔驰是东风吗?
- 上海大的日企有哪些?
- 上海为什么会有沪c的存在呢?牌照还不如外地牌,现在代办外地牌的也很多啊?
- 上海一些地方的道路是以其他省市的名字来命名的,这是为什么?
首先这两个汽车企业不是一家公司,具体区别看下面介绍:
一、荣威:我们所说的荣威也就是上汽荣威,即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旗下的一款汽车品牌。这款汽车是上汽的自主品牌(品牌是自己的,技术是收购与罗孚公司的)。它的名字代表着创新殊荣,威仪四海,现在在售的车型主要有荣威i5、荣威i6、荣威RX3、荣威RX等车型。
二、大众:这里的大众,不知你说的是哪个大众。现在大众主要有三家公司:
①一家是德国大众,这是德国的汽车制造公司,世界500强企业,总部位于德国的沃尔夫斯堡。它成立已经82年的时间了,旗下的汽车品牌主要有大众和奥迪。
②第2家就是一汽大众,一汽大众。是一汽有限公司和德国大众成立的合资公司,总部在吉林长春,成立于1991年,我们有时可以看到汽车尾部就有一汽大众的字标。
③第3家就是上汽大众,上汽大众是中德合资的,上汽汽车集团占股50%,德国大众占股39%,中国大众占股10%,他们在1985年成立,主要产品有桑塔纳,途安、逸朗等。
三、区别:上汽大众相当于富一代,它的车型技术主要来自于自主创作,在中国消费者中很受欢迎,一汽大众相当于一个富二代,车型主要借鉴德国大众原厂车型,所以,上汽大众比一汽大众更受欢迎。
东风汽车公司到底研究了什么,制造了什么品牌汽车?奥迪、宝马、本田、奔驰是东风吗?
东风公司是***那个年代响应号召在深山老林开山平地建设起来的,东风公司由来自全国五湖四海的兄弟姐妹在坚苦的环境中,建成并投入生产用到战争中,作出的贡献不是现在的人能理解的。
东风日产也好风神也好,他们与东风只是合作伙伴关系,责任和利润都是有比例的,虽说合资的车型有很多缺点,但是在努力的学习经验和技术为我们所用。君不见90年代一个桑塔那就近20万,还不是我们这些个车企努力的结果,民营企业也有很多贡献,但是他们起步晩贡献要少很多。
现在的汽车多便宜,往后不在需要他们的时候,我们国家的车企不管东风还民企将会把更好更实惠的产品卖给大家。
给点时间成长需要一个过程,相信他们会更好。
二十年前我读研究生,那时候他就研究生还比较稀罕 ,每个专业就几个人,所以不同专业在一起上课 宿舍分在一起很普通。有一天晚上,宿舍关灯聊天 ,汽车专业的都在说怎么进合资车厂,上海大众之类的。我是学管理的,我问了一句, 现在合资车厂靠50%股权就能躺着赚钱,外国人肯定不服气。将来外资可以控股,好日子就到头了,你们怎么办?没有人回答,大家都认为你这个***,怎么可能。今天变为事实了,我自己也没想到。市场换技术,最失败的就是汽车产业 悲惨!
上海大的日企有哪些?
上海知名日企主要有,
(1)美蓓亚
美蓓亚(Minebea)总部位于日本,商标是1996年在中国国内注册。是日本综合零部件制造商,致力于提供涉及生产轴承、微电机、半导体元件及电子零部件等产品。
(2)欧姆龙
欧姆龙集团从1933年5月10日创业至今,当前已经发展成为全球知名的自动化控制及电子设备制造厂商,掌握着世界领先的传感与控制核心技术。
(3)三菱
第一家三菱企业是从日本官方经营的长崎造船厂演变而来,1873年更名为三菱商会。接着三菱开始涉足***矿、造船、银行、保险、仓储和贸易,随后又经营纸、钢铁、玻璃、电气设备、飞机、石油和房地产。现在三菱已建立起一系列的企业,常见的有三菱电气,三菱重工等等,这些企业独立运营,部分也相互竞争,但它们在日本工业现代化的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上海为什么会有沪c的存在呢?牌照还不如外地牌,现在代办外地牌的也很多啊?
沪C的推出的初衷只是为了上海的二手车市场,而不是为了成为现在某些人花着200上沪C吵着嚷着要和花9万拍额度享受一样路权而推出的。路权,沪C和沪大牌确实不一样。但是在二手车交易时,沪C和沪大牌确实是一模一样的,能不受限制的在上海二手车市场交易,不会像外牌一样因排放标准的原因非得回原籍才能交易,外牌车如果一定要在上海找二手贩子卖,那是会给压价的。上沪C,个人一般两个原因,一 额度未拍中,过渡;二 只想花200上个牌,省钱。第二种情况中的不要脸的个别人,我只想告诉你,沪C限行不是因为你上的沪C而限行,而是它本来如此。别成天腆着个脸嚷着一样沪的牌照为啥不能拥有一样的路权。
就像农村宅基地免费给郊区乡下人居住一样个道理啦!上海大牌十来万没有太大的性价比,北广深杭等城市对外牌车进市区都有限制,只有上海对外牌车市区地面道路随便开的啦!外牌车在北京年道路通行权只有几十天,沪C牌照就像农村宅基地免费使用的啦!所以上海郊区乡下人可以住着国家给的农村宅基地别墅开着***免费给的郊区牌照过上有车有房的生活啦!
沪C牌照确实是很神奇的存在着。上海的众多汽车中,沪C牌照的汽车是比较可怜的,因为它不能行使进入上海的内环。从本质上来说,它是属于上海郊区的牌照,上海市区本来就有大量的汽车,若是再将这些郊区的车辆放进城市中,那必定会更加的拥堵。所以这样的限流很早便开始实行了,并且一直到今天都没有多大的变化。
主要原因还是较容易买到,上海的牌照是很珍贵的,有时候要花费很大的代价才能得到,这样的代价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支持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是沪C牌照不能进入市区,但依旧有很多人[_a***_],存在即合理,就是如此了。
就算是不能进入上海市区,还是会有很多人购买此类牌照,无论是出于什么样的缘故,沪C对于上海郊区的司机而言,还是有很大作用的,不需要通过拍卖就能获得车牌,限制通行在理论上也是没有问题的。
上海一些地方的道路是以其他省市的名字来命名的,这是为什么?
上海一些地方的道路大多采用其它省市的名字来命名,既反映了传统文化,且具有一定的规律,在此仅以黄浦区和浦东新区以及台北市的路名做个浅析:
黄浦区是上海中心城区,南北纵向的道路通常以省份名来命名,东西横向用城市命名。如南北向的四川路、江西路、河南路、浙江路、西藏路等;东西向的九江路、汉口路、福州路、延安路等。
说来有趣,把地图套在上海的地名上,是1862年英美租界合并成公共租界时,城市街道要改名,英美法各国争执不休都要保留自己的街道名。
英国领事麦华陀想了个主意,制定了《上海马路命名备忘录》,谁都别争,就用中国地名来命名,规定凡南北走向的街道以各省的名称命名,东西走向的街道以城市名称命名。
第一批命名了19条马路,租界的执行官们为了纪念《南京条约》给他们带来的巨大利益,把派克弄命名为南京路,原来的领事馆路被命名为中国首都的名字:北京路。
上海人一度拒绝外国人定下的这些路名,把南京路叫大马路,九江路、汉口路、福州路、广东路,依次唤做二、三、四、五马路,后又把较短的北海路叫做六马路。1949年后,才统一接受外国人定的上述路名。
于是黄浦区的路名就像一幅摊开的中国地图。
只要对中国山东有所知晓,就会发现浦东的路名几乎都是山东各地的地名:招远路、即墨路、昌邑路、乳山路、崂山路、临沂路、枣庄路、台儿庄路、文登路(以前文登路是碎石子路凹凸不平,被称为“弹格马路爆胎路”,90年代浦东对外开放后,嫌文登路名不雅改称东方路)等等。
那么浦东的路名为何几乎都是山东的地名?
据传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负责浦东行政管理的是一批山东的南下干部,或许思乡心切,便就地取材把浦东的道路,都冠以山东老家的地名“望梅止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