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测试出的新能源汽车续航排行榜可信吗?
- 国产电动汽车的碰撞测试结果如何?
- 新能源汽车现在质量怎么样?哪里会出问题?
媒体的测试要客观参考,条件设定的不同会有很大差异化
就目前国内的测试媒体来说,可以看到很多媒体已经做了一些纯电动车的全天续航测试和极限里程测试。但是这个很多都是以厂家作为背书的形式来进行的,而且设定的条件都很单一,并没有模拟到更多的苛刻条件和多维度的季节因素,以及驾驶习惯和负载等等条件。所以这个只能代表当时条件下的一个个体的参考例子为主。这个与燃油车的差异化会更大,因为要根据车载使用量,比如说用电量、空调开启时间、大灯开启时间等等,这都是因素所在,而燃油车这方面的负载不一定能在里程上体现出来,相对还是纯电动更加明显。
新能源车型的出场续航标准不同,电池和电机规格不同,车型尺寸不同,排行毫无意义
这个真的是这个新能源领域中最大的BUG,也就是这个续航标准不同,车厂宣称的续航里程都是能尽可能高就高,因此大多数都用NEDC这个古老的标准来做宣传。所以很难有厂家会将NEDC、WLTP和EPA三方面的标准都公示和测试出来,只有部分品牌比如说大众的新ID.4就使用了WLTP标准来衡量自己的续航里程,但是宣传的时候还是以NEDC作为配合,这个国内与美国的要求就差了很多,因为它们以EPA为主,WLTP为辅,所以这个标准不同就导致很多界定就不同了。所以厂家和媒体测试就有条件的说,你跑不到和我跑不到,不代表实验室里达不到。
但是很多人还是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电池容量和电机的功率要根据车型和驱动方式进行综合判断,也就是说车型级别还是在实际表现中有很大差异化的,一方面是电池容量越大肯定重量就大,另外一方面还有两驱和四驱之分,加上轿车和SUV的不同,那么这个界定就很模糊了,只能综合个大概续航来决定续航里程到底可信不可信。而且媒体也没有这个真正科学的方法和能力去综合这些问题去测试出一个结果。因此这个排行测试就是个噱头而已,以自己的理论和标准去划定这个排行。
这就如同现在无论大小媒体买车拆来看用了多少材料,钢板多厚,隔音材料多不多,底盘平整不平整等等这种拆车形式来判定一个车型的好与坏。而不是从结构和配置的组合,以及动力和操控的***,以及现代车型的科学设计等等,以至于用磁铁看用铝制材料还是钢制材料也能谈论好与不好。甚至还有拆开发动机的零部件,来说发动机的细节哪里用的材料不好会导致哪里不好。这种就是媒体的自我设定,也就是他们在定义这个车的好与不好,因为自己能拆车就是有能力去判定一个车型的好与坏。你觉得这事情哪个可信呢?
您好,很高兴回到您的问题,最近电动邦搞的新能源汽车续航测试活动关注度还蛮高的,在各个新能源汽车车友群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我翻了一下聊天记录,我发现决大多数车主还是比较认可这份榜单的,而作为电动汽车车主的我把自己的车套入到这份续航榜单中发现偏差也不是很大,所以我个人对这份榜单还是比较认可的,下面说说为什么。
首先,电动邦的续航测试是同一工况,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一温度,同一路线开始测试的,也就是说除了驾驶员的驾驶习惯是变量而已,其他的都是定量, 虽然每个人的开车习惯和脚法不同,但只要正常开,能耗都是在一个小范围区间的,有差距,但也许没那么大。
另外,电动邦的续航测试中副驾驶位还会坐一个人来监督整个全过程,并且全程都是在直播下进行,以此证明测试的真实度和严谨性,所以我认为在这份新能源汽车续航测试榜单是可信的,并且极具参考意义。
上就是我的回答了,热爱大自然,热爱新能源,威马汽车车友会,分享驾驶技巧、分享新能源汽车维保知识,为您解决选车、用车烦恼,欢迎威马汽车及其他新能源汽车品牌车主关注我们!
国产电动汽车的碰撞测试结果如何?
在最新的2018版C-NCAP规程中增加了电动车碰撞安全的考察,也是针对中国目前市场上众多的新能源车产品做的一个规定。主要是按照C-NCAP几大碰撞工况来考察车辆安全性能,试验方法与传统燃油车有所区别。在新一期公布的成绩中,云度π3(尊贵型单色版),总得分只有58.9%获得两星的评价。成员保护、行人保护部分得分都差强人意,主动安全更是得到了0分,着意味着基础的ESP系统未达到C-NCAP测试的要求。整体评价只获得两星评价,可以说该款车型在碰撞安全上并没有下功夫去优化,只是通过了国家标准,上市卖车而已。 同期参加测试的还有在国内销量不错的北汽EX360,结果同样让人失望,之获得两星评价,距离先进水平还相差较远。
C-NCAP的评价对于大部分消费者是具有指导意义的,一款车的安全性有其是纯电动车型的安全更加应该得到大家的关注。
新能源汽车现在质量怎么样?哪里会出问题?
新能源汽车的质量关键因素很多,中国几个大品牌制作的电动车基本都是[_a***_]和行驶状况来说都是不错的,杂牌不敢多言。所有的新能源汽车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电瓶的续航问题,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
第一行驶里程与厂家标准路段测试相差极大,所谓的厂家测试,基本为高速路段测试,行驶中不会出现,等红灯、颠簸路段、上坡路段等不利于行驶因素
第二电瓶容易受低温影响,导致续航能力更低。南方地区差别较小,北方地区相差效果极大,但是到春天以后,续航能力会渐渐回复,也有很多电池标准户外温度设置的为0度,导致充电冲进去,和放电非常快的问题
技术目前的关键因素在于电瓶,家用的2轮电动车,或3轮电动车也会出现这个问题。
我是做太阳能发电和小制作的如果喜欢这一类可以帮忙关注一下视频正在拍摄中
总体来说现在新能源汽车质量还不能完全达到满足消费者需求,比如电池续航能力有限,充电桩达不到普及,充电时间过长,电池更换的成本等问题,这都是很实现的问题,但新能源汽车是以后汽车市场主要发展趋势,就是说随着汽车技术不断更新,在不久将来新能源汽车一定会替代燃油汽车。续航能力与维护成本都不再成为消费者所担心的问题。那时才是新能源汽车成熟时期,可能还需要经过几年长的时间。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环保问题。现如今燃油汽车对环境污染严重,为此国家出台政策,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车。使得新能源汽车在国内的销售越来越好。其实大家之所以购买新能源汽车,不光是因为国家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还有新能源汽车在出行费用方面要比燃油车更经济实惠。现如今的油价一涨再涨。很多地方的油价都已经突破七块大关。最终只是很多车主购买新能源汽车。但是新能源汽车质量到底怎么样?很多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车主都不是很清楚。
笔者个人认为2019年不是购买新能源汽车最佳时期,就拿充电与续航能力来说吧,新能源汽车充电时间一般在6-8小时左右,普通汽车续航能力在120-280Km之间,当然,还有豪华车比如特斯拉能达到280-300Km之间,但豪华新能源汽车大众消费者都是购买不起的。所以新能源汽车续航能力不强,是一件很实现问题。
比如我在深圳上班,要把车开到湖南老家,续航能力达不到,都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只要新能源汽车续航能力能达到600Km技术时,才是购买新能源汽车最佳时间。
各位车主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中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
交流记得点关注老司机(林少懂车)
在国家大力推广下,新能源车型销量突飞猛进,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总销量高达100.8万辆,同比增长88.5%,单看成绩固然非常优秀,但高销量的背后还存在诸多质量问题,召回数量也高达13.38万辆,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缺的不是数量而是质量。 纵观2018年新能源汽车召回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个变速器存在安全隐患、第二是电池过热容易自然,最后是制动助力真空泵故障,其中变速器和真空泵是某一家车企存在的问题,而电池过热导致自燃则是普遍问题。 截止到2018年10月份,我国新能源汽车自燃已经多达40起,其中包括众泰、力帆、比亚迪等多个品牌,甚至就连特斯拉也发生过无故自燃,专家认为电池热失控可能是主要原因,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局部温度升高产生连锁反应导致电池自燃,或电池因防水没有做到位,导致电路进水短路发生自燃。 目前市面上常用的三元锂离子热失控温度不足200℃,内部的三元材料在达到一定温度时分解释放出极活泼的初生态氧,即使电池密封良好能够隔绝空气,依然具备起火条件,并且起火以后难以铺面,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目前车企为了享受补助政策,拼命提高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而忽视了电池安全导致事故频发。 新能源汽车火灾事故频出,足以说明明电池的质量安全还存在很严重的问题,车企不能一昧扑在续航上面,还要重视安全把控,其次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补助标准,也不能单纯的以续航为衡量目标,要从安全、电池密度等多方面进行判定,这样我国新能源行业才能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