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款量产氢燃料汽车品牌,首款量产氢燃料汽车品牌有哪些

号称真正能做到零污染的氢燃料汽车都表现的怎么样呢?氢燃料汽车何时量产投入市场?您会购买吗?号称真正能做到零污染的氢燃料汽车都表现的怎么样呢?【号称】只是对外宣称... 显示全部
  1. 号称真正能做到零污染的氢燃料汽车都表现的怎么样呢?
  2. 氢燃料汽车何时量产投入市场?您会购买吗?

号称真正能做到零污染的氢燃料汽车表现怎么样呢?

【号称】只是对外宣称或者名义上称作,话是自己所以多少有些自吹自擂的味道没有任何能源类型能做到零污染,氢燃料电动汽车短期内属于重污染。

氢燃料电池并不是储能电池,其本质为【电能转化装置】,可以理解为增程发电器,所以氢燃料汽车的本质是氢燃料电池增程式电动汽车。作为电动汽车必须要有储能电池,大部分时间以EV模式行驶所以容量仍需要接近20kwh左右,这一储量与燃油动力插电式混动汽车相当。

电动汽车的污染在于储能电池,虽然有梯次利用但也有极少部分的电池会进行拆解和二次制造,在经过电力行业数十年的使用后会全部拆解二次制造;回收利用率超过95%已经很高,但客观的评价仍做不到决定零污染;所以燃料电池汽车同样需要使用储能电池,有什么资格谈零污染呢?

首款量产氢燃料汽车品牌,首款量产氢燃料汽车品牌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除了储能电池以外氢燃料电池还要使用【电能转化装置】,也就是俗称的燃料电池,这种电池需要消耗贵金属铂或者石墨烯,需要开***同样做不到零污染,充其量是车辆本身在使用过程中没有排放而已。但是电能转化需要消耗氢才能发电,氢气不是从自然界可以捕捉的, 目前没有一种低成本和无污染制氢方式。

电解水制氢的理论已经被否定,制造一公斤氢气需要消耗接近60kwh的电,量产车中某轿车续航里程为1公斤测试值约100公里续航,实际用车只会更少。所以转化后这台车的百公里电耗是60kwh,而普通的电动汽车电耗超过20kwh已经被认为很高。

电解水制氢需要消耗大量的电,之后在汽车上通过转化装置发出少量的电,这种模式显然是不合理的。但仍在各大论坛中成为讨论话题的原因是因为有弃电,很多机构认为利用这些被废弃的电能制氢是推广氢燃料汽车的有效方式,有这种想法只能说对普及新能源汽车的基础并不了解

首款量产氢燃料汽车品牌,首款量产氢燃料汽车品牌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019年弃电的比例低达5%而且仍在持续减少,能实现减少的原因是储能电站的充实足以调整峰谷,而补偿储能容量的正是电动汽车被梯次利用的储能电池。也就是说电动汽车一旦保有量足够大并且开始循环淘汰电池,弃电终究会消失。那么前期投入巨大成本建设,利用弃电制氢的制氢站则会被荒废,利用正常的商业电制氢成本会比石油还要高数倍。

而常规方式利用石油天然气制氢能用在工业制造领域,但现在的油价走势如何呢?而且利用这些本就储量在倒计时的常规能源制氢也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重点是绝对重污染。

所以氢燃料电动汽车本质不可能做到比电动汽车以及燃油汽车排放低,而且制造成本过高以及较低的便利性也不会有消费者认可。

首款量产氢燃料汽车品牌,首款量产氢燃料汽车品牌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燃料电池堆单个功率***设最高为30kw,每kw的成本约2万元左右,在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价格逐渐走低后,这一组电池堆的成本可以增加电动汽车16~19kwh的容量,一百多公里的续航里程可以轻松的增加,而且这还只是一个堆的成本。海外的量产氢燃料电池汽车,即使是普通的代步车水平售价也超过30万,高价低质绝对没有销量这是必然的。

其次加注液态氢不比加油这么快,普通的CNG瓶***设为20个大气压加满60升需要2~3分钟;储氢罐建议在150~200个大气压之间理论上应该更快,但真实续航能超过400公里的车储氢罐的容积约在150升;而加注液态氢是气体的压缩过程,速度越开本身的能耗越高,所以续航越长的燃料电动汽车加氢的时间越长,在快充技术普及后甚至会比充电时间更长。

氢燃料汽车何时量产投入市场?您会购买吗?

由于国家排放法规越来越严格,新能源汽车推广的步伐也越来越紧迫。目前国内的各汽车主机厂相应国家号召,积极探索新能源汽车应用,目前已取得可观的成果。新能源汽车包括题主所说的氢能源汽车,准确的说是氢燃料电池汽车。其原理简单的说就是氢能转化成电能,电能再驱动电机转化成机械能。目前宇通客车已在氢燃料电池汽车这块取的长足的发展。在郑州,有727路公交车运行的就是宇通的F12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充氢十分钟运行500公里。跟传统燃油车续航差不多。氢能源汽车比传统汽车目前造价要高,但国家在新能源汽车***购有相关补助。 因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验证还不是很多,建议先等等再买。


氢燃料汽车已经投放市场,目前的问题是不被消费市场认可和接受,究其原因为购车成本高、用车成本更高且安全无法保证。

氢燃料汽车普及时间最长的国家是日本,然而5年左右的推广结果也只有几千台的保有量,其中不乏试验车辆;在国内汽车领域氢燃料汽车的状态也基本相同,经过了数年的论证和研发生产,目前保有量也只是几千台,其中还有班线车辆,为什么这种车难以被认可呢?

其实标题已经作出解释,细化之后如下。

1、购车成本高,氢燃料电池汽车结构包括:燃料电池组(发电)、动力电池组(储电)、电机、电控系统以及其他基础结构,这种车的本质是电动汽车,所谓燃料电池只是一台发电器。

而制造一组低功率的燃料电池需要使用数十克的铂,其发电效率只适合一些动力羸弱的代步车,稍微有些性能的车则需要几组燃料电池,铂的使用量太大了。铂的价值比黄金还高,所以使用这种金属的氢燃料汽车往往比同级燃油或电动汽车贵⅓,一代普普通通的代步车也要三十多万,您会购买吗?

2、用车成本高,制氢的方式基本为使用常规能源(煤、石油等)制造,常规能源的储量决定了价格很高,燃烧后产生的排放物需要更高的成本去处理;其次有较小的比例是利用电解水制氢,但弃电比例越来越小、正常工业用电的费用又很高,而且制造出燃料电池发出电需要的氢,背后消耗的电在发电电能的三倍以上。

所以使用的液态氢背后的排放很高,且制造成本也决定了价格不低,一公斤氢驱动车辆行驶几十公里费用超过60元,用车成本比燃油车还高。

3、安全性无法保证,同样体积的液态氢能量密度是等量TNT的数十倍,一台车轻型客车会有数组氢罐;如果这些车在公路上发生碰撞,事故导致液态氢泄露,这些氢会快速的在空气中上升并形成引燃条件,一旦出现明火则会形成云爆弹状态的爆炸。

其次这些车仍需要使用动力蓄电池,这些神秘的车使用的是哪种类型的电池不得而知,如果是一些高镍电池出现在重放电过程中的高压自燃,这些氢罐在火焰中会是什么状态?

换位思考谁会购买这样一台高价低质、用车成本高且不安全的车吗?氢燃料电动汽车漏洞很多,与其用这种超高成本的增程器发电,为什么不用同样的成本直接提升电池容量?一样的费用让电动汽车续航增加几百公里是没有问题的。


(上文由天和Auto撰写,仅代表个人观点;禁止站外转载,平台内欢迎转发。)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raigalanmiller.com/post/64225.html

huangp1489 2024-10-01 18:28 0

回答数 0 浏览数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