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段时期,哪个车企的哪款车型能防御病毒,有何推荐?
- 北京昨日新增2例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病例,您是怎么看待的?
这段时期,哪个车企的哪款车型能防御病毒,有何推荐?
以疫情对公众造成的恐慌作为「营销卖点」的汽车值得关注吗?
说明:除千万级定制汽车以及特殊用途(参考军用车)以外,普通百万级及以下等级的汽车均无法做到“防化”或“防***”。因为汽车的密封性与空气系统的特殊性做不到严格过滤空气,而一般的空气过滤任何车理论上都能做的到,以密封性作为切入点解析。
第一节:汽车的“透气性”
为了防止车辆驾驶中空气二氧化碳含量超标,汽车即使在内训黄状态下也能做到一定程度的“四面通风”。首先两侧车门的缝隙处并不是完全密封,尤其是量产车基本不会安装前门的密封条,车辆行驶中产生的气流会从缝隙处进入车门;内部结构虽然可以降低空气流速,但如果精准的测试仍可以得到空气会进入车内的结论。
同理如SUV/MPV等车型的尾门,在设计之初为了保证车辆在崎岖路面行驶时,车架扭转造成的形变不会让车门碰撞车架,车门的缝隙总会比较大。很多人认为两厢车或SUV等车型的尾门位置是“真空区”,这样的理解只是一种概念的描述,实际情况为尾门后是“紊流区”而不是真空。空气在这一位置会乱撞一气直至进入车门的各个缝隙,使用这些车型的用户在清洗车辆时有没有发现尾门缝隙会“藏灰尘”呢?
汽车车身的各个缝隙都能进入空气,只是进入的强度与量并没有那么夸张。然而***设空气中的悬浮颗粒或气凝胶恰巧携带了病菌,如密度过高则有可能从缝隙中进入车内。那么哪些号称可以“防御***”的汽车是如何处理这些缝隙的呢?貌似这些车并没有针对性的处理,因为从设计的角度分析也不宜过度增加密封装置,毕竟还要保证车辆本应该具备的“透气性”,以保证行驶中车内空气的安全质量等级。
第二节:汽车空调系统的特殊性
汽车空调分为外循环和内循环,其中外循环指外部空间不经过任何过滤与净化而直接进入车内,也就是说外循环要的就是“自然风”,所以不学会如何切换内外循环也就谈不到“防御***”了。内循环的进气会经过空调滤清器,理论上PM2.5级的携带***的气凝胶或杂质可以被过滤,但是内外循环似乎并不是100%的切换。
很多车辆的内循环模式为了实现驾驶中的安全换气,也就是防止长时间驾驶时车内乘员过多,而驾驶员没有开窗通风或切换循环模式的换气意识时;此时长时间驾车会造成车内狭小的空间内二氧化碳浓度飙升,仍呼出的气体中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这种物质虽然自身无毒性,但在空气中的浓度过高也会让人昏沉,严重超量是可以致死的。所以为在内循环时有效换气,内外循环切换后仍会留有缝隙实现外部空气进入车内,这是一种“为了安全的BUG”。
测试车辆是否存在这种设计的方式很简单,在热车时切换到内循环,此时在出风口能感受到温差明显的进气则说明留有缝隙了。那么从这一角度分析似乎也不存在所谓的“***防御代步车”,这些车充其量是使用了PM2.5级的空调滤清器而已。然而可以预测的是在这一次***疫情结束之后,主流的厂商总会配套升级滤清器的过滤等级,换个滤清器的成本能有多高呢?
重点:PM2.5级的滤清器即使没有的选择,至少也还有PM2.5级的滤纸可以改装滤清器。这种过滤装置的技术难度并不高,所以没有必要以此作为噱头,疫情不应该作为商家炒作的卖点,因为这不道德。
2020年的开端并不顺利,******持续蔓延,各行各业都受到了很大的冲击。面对疫情,车企在行动。除了捐款捐物,部分车企也在研发能够防御***侵袭的车辆。那么,有没有车企未雨绸缪,提前研发了能够抗击***的车型呢?
答案是肯定的。上汽集团早在两年前,就为旗下名爵和荣威等品牌车型“带上防毒面具”防御***,为车主们提供健康的座舱环境。而且,2020年2月14日情人节这一天,一场戴口罩的线上直播,让50万人找到了答案,更是展现出上汽集团在疫情面前的营销智慧。
荣威名爵未雨绸缪推出了防御***的车型?
随着各地陆续复工,“在车内需要戴口罩吗”,“开车出行有感染***的风险吗”等问题是大家最为关心的。上汽集团旗下的荣威、名爵等品牌车型,拥有***渐进式健康防护系统:
第一重防护是为车辆搭载了高效车载空调过滤器,其对携带冠状***的飞沫核的过滤效率达到95%以上;
任何可以过滤0.74-2.12微米颗粒物对车载空调过滤器都可以有效保护车内人员。跟车企车型并无关系。换一个好一点的过滤器或净化器就行。但并不是说这样就可以完全防御***,因为门把手,座椅人常接触的地方还是很容易***传播的。车辆在空旷无人的道路上行驶时,车内人员感染******的风险较低。但在人员密集区域行驶时,还是应当关闭外循环、佩戴口罩,以降低感染风险。
综上,在疫情来临时,好一点的过滤器/净化器,注意汽车内的消毒,少交友少聚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才是最有效的防护
北京昨日新增2例境外输入***肺炎病例,您是怎么看待的?
从目前来看,我国通过***取超强的防控措施,疫情蔓延的态势得到有效的遏制,但是从北京新增两例输入***肺炎病例来看,疫情防控的形势依然严峻。在消化存量的同时,局部输入性风险隐患也在增大,随着经济社会秩序逐步恢复正常,企业复工复产,人员跨国跨省流动也在逐步增多,特别是在车站、飞机、动车这种人员聚集性场所出现***感染者,就极容易发生群体***染,进而输入相关省市,如果发现不及时就会造成区域局部性疫情爆发,那么前期国家疫情防控所取得的成效就会功亏一篑。因此,我们必须对伊朗、韩国等疫情形势严峻的国家“反向”输入我国时刻保持警惕,在疫情面前,***都是防控主体,***都是责任主体。
多地***取措施严防境外输入随着******在全球的蔓延,许多人开始担忧疫情会从境外输入中国。近日,从韩国首尔到青岛、威海、烟台等城市的机票[_a***_]暴涨,也加剧了一些网友的担心。平时售价400-700元的航段,近日售价已经突破2000。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毗邻韩国的多个省份,已对此***取了防范措施。2月23日,吉林延吉机场加强韩国航班人员防控。
2月24日,吉林延边要求韩国入境人员隔离14天,各县市统一接送;州内景点暂不开放,各旅行社不接团、组团,尤其是不接韩国旅游团。
2月25日上午,山东青岛宣布,对入境人员中的“四类情形”,一律实行集中隔离或留观:一是有疫区旅行史或居住史并有发热或呼吸道症状的;二是与新型冠状***感染者有接触史的;三是所乘坐交通工具中出现发热病例的;四是在现场检疫查验中检测有发热或呼吸道症状的。
2月25日下午,山东烟台宣布,入境人员有发热、干咳等症状的,立即***取相应措施;对无需***取措施的,安排专门车辆、“点对点”接送至目的地;对商务旅游等短期居住的,一律安排在指定宾馆居住。
2月25日下午,山东威海宣布,即日起从日韩等国入境人员统一免费集中居住14天;对2月10日以来从日韩已经入境的中外人员,全部进行电话随访,了解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对发热人员和密切接触者迅速进行专业处置。
2月25日,辽宁沈阳宣布,***取相应防控措施,严防境外疫情输入:①关口前移,相关部门在境外航班降落3小时前掌握相关信息;②入关的所有乘客均接受体温检测,测温无异常的乘客安排专车接送;③如乘客有发热症状,安排120救护车送至发热门诊诊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