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大新能源汽车“恒驰”横空出世,它会是新能源汽车中的领军吗?
- 如何评价诸如“蔚来”、“威马”这样的“互联网车企”?
恒大新能源汽车“恒驰”横空出世,它会是新能源汽车中的领军吗?
应该不会,现代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处于古代的战国时代,各国混战,在新能源方面占据绝对优势的还是比亚迪。“恒弛”将和其它造车新势力一样,最初将处于烧钱的时代,随时时间的发展,也许能够在造车新势力中乱中突围,但更多的时间应该是在苦苦支撑并败下阵来,就像恒大冰泉一样,恒大通过足球让中国了解它,恒大也在通过足球发展自己,随着新能源车的发展其利润会越来越低,如果在资金密集行业收回成来并盈利并不是一件易事,我不认为他成为新能源汽车的领军,现在要谈的是存活和发展,至于现在谈领军还为时过早吧。
最近一年内,恒大通过收购和入股的方式,先后在瑞典、日本、荷兰、英国等地,将整车制造、电池、轮毂电机等多项硬核技术收入自己的手中,打造全套的产业链,恒大的野心相信大家也都能看出来了,许家印也是做足了准备,才进军新能源汽车市场,不像董明珠和贾跃亭那样唐突,所以恒大进军新能源,这次可不是瞎折腾!
如今,汽车行业的发展也让不少企业家纷纷投身于造车事业。如果说格力董明珠造出的银隆新能源和乐视的贾跃亭造出的FF超跑,纯属是瞎折腾的话,那么财大气粗的恒大地产集团董事长许家印也投入到汽车行业中去,也变得不那么奇怪了。不过,和董明珠还有贾跃亭不同的是,在今年5月30日,恒大和英国一家企业Protean签署的收购协议中,许家印是全资收购的,不仅拥有了这个品牌的使用权,而且包括他们的造车技术。因此,这将意味着许家印完全有十足的底气,进军新能源汽车,这可和董明珠、贾跃亭的“瞎折腾”完全不一样。
对于整个新能源的市场来说大家都是看好的,将来的市场可能大道你无法想象,能源的枯竭,环境的污染种种困境都是对新能源的一种促进和推动。
对于这块大蛋糕来说,各个行业公司都是十分的看好的,想要抢占先机垄断市场,然而对于这种科技大家还都是没有全部掌握,也是摸着石头过河,想要成为这些里面的佼佼者必须有过硬的科技技术,但是科技技术只能专精一方面一个公司,想要将各种高新技术结合到一辆车上面,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术这么简单了,还得有雄厚的资金。
恒大自从宣布进军汽车行业以来已先后发起一系列的并购和合作。今年1月份,恒大集团旗下恒大健康以9.3亿美元成功收购电动汽车公司NEVS的51%股权,并获得多数董事席位;1月24日,恒大入主动力电池企业卡耐公司,获得日本顶尖动力电池技术;随后又与顶级超跑科尼赛克组建合资公司。不仅如此,恒大还收购了荷兰e-Traction和英国Protean,并掌握了商用车和乘用车领域最先进的轮毂电机技术。
另外恒大的销售渠道和网络也都基本成型。其实造车也是一个大产业,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精力去踏实做事,就恒大的执行力来看,他们的速度不会落后与人。
个人认为有希望。
首先从大背景分析,新能源汽车不仅仅是恒大入局,诸多大佬都有在参与,证明这件事儿靠谱,况且国家夜通过修改配套法律来鼓励新能源汽车改造,也就表示这件事不会遇到大规模的政策风险。
其次我们从恒大本身来看,观察恒大这一系列举动,能够发现谋定而后动是恒大的一贯风格,不打无准备之仗,恒大在下决心搞恒驰之前,已经做了很多打通行业***的动作,这在基础上就牢固了恒驰的本源。
最后我们单独看下恒驰,各方面***配置都做到了最好,并且下了这么大力气全方位推进,不成功很难
以上。
恒驰汽车能不能成为新能源汽车的领军者,现在来说还有点早,但恒驰汽车就目前已知的情况来说,还是有很大的潜力。
首先,出生自恒大品牌,依托着恒大集团发展。就恒大2019年的年终报告显示,恒大2019年上半年的核心利润303.5亿,净利润270.6亿。这个庞大的数字,昭示着恒驰汽车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用像其他新能源汽车那样,以融资为生。或者被其他资本所劫持,改变自己的初衷。
第二,恒驰汽车在强大的资金支持下,已经在世界范围内积累相当雄厚的技术和产业链。恒大先后将瑞典NEVS、荷兰e-Traction、卡耐新能源、英国Protean、德国hofer动力收入旗下,在汽车轮毂、动力电池、动力总成、整车制造方面揽获一系列核心技术,迅速实现了全产业链布局。
第三
恒大拓展了一支完备的人才技术队伍,恒大新能源汽车业务开展以来,不仅是世界各地招聘顶级专业人才,也从自身其他产业集团里面抽调了各级别骨干力量融入汽车产业。这对汽车集团的 顺利落地和发展,起到有力的保障作用。
如何评价诸如“蔚来”、“威马”这样的“互联网车企”?
自从汽车产业开始涉及互联网,就有越来越多的新兴品牌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比如游侠、正道、拜腾、国金等。他们都以“互联网企业”自居,并把电动车作为主要业务。经过几年厮杀,只有威马、小鹏、蔚来三家真正发展出了一定规模,并分别与BAT达成了的合作。那么,相比同类新品牌,甚至是传统汽车巨头,他们的优势何在,又为什么能获得BAT的青睐?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
阿里+小鹏:车载互联网
比起同时期的竞争对手,小鹏汽车在圈子里一直很“低调”。平时小鹏的亮相频率不高,广告打得少,更不像同类车企一样动不动就“叫板特斯拉”。但是,低调不意味着没实力,小鹏汽车由何小鹏、原广汽新能源控制科科长夏珩、广汽智能汽车与无人驾驶项目负责人何涛、广汽丰田电动车项目经理杨春雷等人创办。在同类企业中,小鹏几乎是汽车制造业人士最多的品牌。主创何小鹏更是UC创始人、原阿里巴巴大文娱集团移动事业群总裁。
既然是互联网大咖与汽车界专家合作创办,小鹏汽车打的牌自然以互联网为主。目前小鹏已发布的车型在车顶上方配有一个***摄像头,可以在行驶过程中升起,主要用于记录影像,监测汽车周围的信息,或者分享到社交平台。与这套硬件搭配的,当然是阿里自家的AliOS。这套车载系统已经在上汽的许多车型中投入使用。可以说,小鹏汽车诞生之初就是阿里布局汽车产业的一颗棋子,如今拿到更多投资,并达成合作关系也是意料之中的。
[_a***_]+蔚来:注重造车
蔚来汽车的李斌同时也是易车的创始人,这两家公司背后都有腾讯的支持。虽然百度今年3月也曾参与了蔚来汽车的C轮融资,但是腾讯的持股比例要大于百度。不同于阿里和小鹏的密切合作,蔚来和腾讯的关系几乎仅仅在投资这一个方面。甚至蔚来的新车ES8发布时,都少见腾讯的身影。两个品牌的交流大多停留在“商业互吹”的程度,比如李斌的发言:我们和腾讯有共同价值观、腾讯是全世界最大智慧交通支持平台……
无一例外,它们都不会成功。
它们只不过是资本冲动下的产物,是国家新能源补贴诱惑下的产物。
第一,打着“互联网”旗号,本身就是一种噱头,汽车是制造实体产品,加入了智能化模块的电动汽车,和燃油车增加科技配置没有什么两样。
第二,纯电动汽车只是儿童电动玩具车的放大版,技术上没有本质区别,也没有任何门槛,这也是为什么许多没有造车经验的人能够涉足的重要原因。
第三,国家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本意是鼓励传统车企提高生产技能,优化行业发展,改善环境的重大举措,现在却成了许多人、团体和车企牟利的工具。
我们可以仔细看一下,所有自主品牌量产的电动汽车,有哪一家哪一款具备鹤立鸡群的特质?全部千篇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