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外试驾丰田最新一代RAV4 2.0综合感受如何呢?
- 国外的汽车为什么一到国内就减配?
- 45辆!中国造纯电动公交车进入韩国市场!谁家车?
- 关于汽车的节目都有什么?
海外试驾丰田最新一代RAV4 2.0综合感受如何呢?
荣放一直是畅销车型,这次的改款,相信国内一定会迎来销售的小高峰。
1、这款车的外形更加硬朗和霸气,视觉冲击感更强,辨识度提高,适合的人群更加广泛,年轻人开它更加有朝气和活力,岁数大的开它更加沉稳和霸气!
2、轴距上有所加长,这款车相比较老款,车内空间也会有所增加,更加实用,符合国人用车需求。
3、发动机虽然沿用老款,但动力更加强劲了,油耗表现的更加省油。
4、车身整体性相比较老款而言,提高了不少,无论是底盘还是操控,都有较大的提升,品控方面同级别车型中比较出色!
5、驾驶体验也不错,胎噪风燥都抑制的不错,坐在车内更加的安谧,内饰设计做工很好,配置更加丰富,再向豪华舒适方面迈进……
综上所述,荣放犀利霸气的外观,全新架构打造,操控和整体性都不错,虽然发动机还是用的老款,但家用绝对够用,相信新款荣放会给你带来全新的驾驶体验……
该车在北美已经上市一阵子了,定价差不多维持了上一代,预计进入国内价钱也不会浮动太多,该车是基于丰田最新TNGA架构打造的,新款前脸造型也是丰田最新的设计风格,非常粗旷野性,软件方面有最新的多媒体系统和无线充电功能,动力有2.5 2.5混动,国内估计会有2.0。看了很多国外的试驾,总结的有点大概就是造型帅气全新架构打造,车型有辨识度,轴距小幅增加空间表现更好了,操控方面有一提升,油耗更少了。缺点就是车身整体性不够好,侧倾严重,发动机噪音车内噪音抑制的不够好
国外的汽车为什么一到国内就减配?
这个问题确实是一个值得思考问题,我也想了很久,觉得主要应该有以下几个原因吧。
第一,就是我国汽车工业起步较晚,这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是很健全,在很多发达国家强制要求的配置,在我国是没有强制要求的。商家的本性都是逐利的,所以能省就省。
当然,这不光在我国是这种情况,其它国家也是一样的。比如说印度,印度的法规是没有强制要求后视镜的,所以很多车型在印度连后视镜都没有。
第二,降低成本,拉低起售价。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都拥有了汽车。但是很多的家庭在选车时首先要考虑的还是价格,在自己所能承受的价格范围内挑选一款适合自己的车型。
所以同样的车型,起售价格越低,受众面就会越广,潜在的买家也就越多。这就出现了很多国内市场所独有的丐中丐车型。
第三,这其实也是国人好面子的心理造成的。很多的国人对汽车知识缺乏了解,在选车时也只是看外观,看表面配置,对一些内在的东西根本就不关心,也不懂。
所以很多的厂商也就抓住了国人的这些心理,做足了表面功夫,让你看起来感觉配置很丰富,但是在一些看不见的地方则是能减就减。
各厂商还会出于什么原因简配呢?欢迎大家就要讨论。
喜欢就关注我吧~~~
这个问题没有仔细调查还真不好说,从已知道的信息来看,目前中国的各项标准还不太完善,已有的那些标准还比国外低,国人好多都认为国外的比国产的好,所有的这些导致的结果是,相同的价格下国内买的比国外买的质量差,减配等各种问题。并且不仅仅只是汽车一种产品。
题主,你好!国外车商的“中国车”到国内喜欢玩减配,同款车型在欧美配置会丰富很多,到了国内不是少这,就是少那,比如:防撞梁.esp.隔音棉等等!
许多车主肯定不平衡了,好不容易买辆车,国外的配置一样不少,到了国内缺这缺那!中国消费者“人傻钱多”?
我们国家的政策和国外有所不同
就说防撞梁吧,我国没有强制安装的后防撞梁的规定,这样给了汽车厂商钻空子的机会!既然没有强制要求,那就正大光明的减配了!
所以买了合资车,没防撞梁也不奇怪了!
合资车缺这缺那,不是也卖的风生水起吗?
不会因为减配造成销售大跌,想法节省成本,赚的更多!
有幸做答。
首先,关于国外的汽车到国内就减配的问题我先举个例子说明,让大家有个直观的认识。就拿前几天刚上市的新款奥迪Q5来说吧,这个车吧国外已经开了两年了,新上市的车子和平行进口的价格呢也差不多,39万40万的样子,那么国内外有啥区别呢?
我就说其中两个最致命的区别。
第一、国外的的是8速手自一体,国内的变成7速双离合了。
第二、国外的全时四驱,国内变成适时四驱了。
就这两个区别有多大呢?这就好比你点了个澳洲龙虾炒饭,商家给你上了牛肉炒饭,然后呢,给你浇了点龙虾的汁。这区别大吗?真的大了去了,因为本质变了,从龙虾变成牛肉了,而且价格还是一样的,然后上菜了消费者还是不以为然,嗯,这牛肉挺香啊,应该是真龙虾。
那么为什么国外的车到中国就堂而皇之的减配呢?下面我就来说一下我的见解。
第一、缺少专门机构的监督。
国外为什么都不会出现简配的情况呢?因为国家都有要求非常严格甚至变态的监督机构。像欧洲的E-NCAP,是现在纯的第三方角度审视汽车质量安全等各方面,不带一点掺***的,因为他们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而不是汽车厂家。而国内就缺少这样一个强硬的监督机构,可以有效监督各个汽车生产商家。
因为我们国家的政策和国外有所不同。
就拿防撞钢梁来说吧,中国没有强制要求车企安装后防撞钢梁的,所以汽车厂家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提高利润的机会,既然没强制要求,那么意味着车型的防撞钢梁是可以光明正大的减掉。
所以很多合资车没有后防撞钢梁,但同款车型的国外版本却有这项配置,这也就不奇怪了。
要说减配,德系车和日系车一直被消费者所诟病,比如大众的Polo、[_a***_]的天籁等等。
但即便这样,德系和日系依旧在国内市场混的风生水起,消费者首选车大多还是在德系和日系之间做选择,国内不少消费者甚至是忠实的德系粉或日系粉。
再者就是利益的因素。
秉着能少花一分钱绝不多花一分钱的商业原则,减配也就不难理解了。由于中国的国情和消费观念的差异,中国的消费者需要的是看的见的配置,比如真皮座椅、天窗、后排空调出风口,而这些在国外通常都是选配才有的东西,但在中国这些要是没标配估计就会喷个半死了。明面上的东西要这么多,价钱又不能比国外的高,甚至要更低,这么一来厂家会怎么做?是老老实实的把那些配置加上去?
厂家自然不会这么做。
汽车厂商也想赚钱,换句话说,在商业时代,赚钱是车企的根本目的。
汽车厂家不是傻子,前面提到,德系和日系减配一直被消费者所诟病,但依旧卖的红红火火。原因是什么?汽车厂商比谁都清楚,明面上的配置更能让中国消费者买账,把钱投在看的见的地方,比投在看不见的地方更容易赚钱。
45辆!中国造纯电动公交车进入韩国市场!谁家车?
标准答案-「金龙客车」(蟹妖)
国产汽车出口海外不是什么新鲜事,2021年的上半年出口量大于进口量;而且出口的车辆价格定位都比较高,燃油动力汽车参考红旗、哈弗、长安、吉利、奇瑞等品牌,车辆定位超过日系与韩系车,但销量增幅也都比较理想;混动和电动汽车出口的车型基本都是高端车,品牌以比亚迪、蔚来等,折算后的价格都要四五十万,不过这都是乘用车的成绩。
商用车的出口其实更有看点,从重卡到客车的出口量都挺大,但这两种车型却鲜有进口;国产商用车的实力是足够强大的,卡车阵营中的一汽、重汽、陕汽、江淮等品牌出口一百余个国家和地区,那么客车的表现又如何呢?参考下图。
中国品牌汽车出口欧美澳不会令人感觉惊奇,但要出口到韩国或日本就令人惊奇了!
原因是日韩都非常懂得保护其发展中的汽车工业,即便其产品水平实际很不高,但在其本土市场也会有很高的市占率;所以能打入这两个市场的国产汽车肯定不一般,在韩国京畿道行驶的这辆客车来自金龙客车,是一辆11米的电动客车;这辆车具备双充电模组,也就是可以用两个充电枪为超大容量的电池组进行同步快充,可以满足300公里以上的高强度运行需求,作为公交车使用完全足够了。
金龙的电动客车共计出口到韩国45辆,其中两辆样车提前送至韩国试运行,在经过其严苛的考核后,后续的43辆车陆续发往韩国;在此之前韩国几乎没有外国品牌的客车,金龙能打开这块市场也是非常难得,对于提高中国客车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其他品牌
提到东风汽车往往只能联想到猛士越野车,或者是小康面包车;但是东风康明斯的发动机很强悍,装载该品牌的中通客车(豪华大巴)出口东欧部分国家,销量与评价都挺不错。不过出口量足够大的还是宇通客车,宇通出口国覆盖亚非拉美,其中也包括电动客车;宇通客车***购量最大的俄罗斯,曾经的公布的年度出口量就超过了3000辆,这对于客车而言也是很难得的成绩。
关于汽车的节目都有什么?
汽车测评的节目按照分类可以是大咖评车、用车宝典、技术解读、玩车行家、行业分析、二手车、自驾旅行、新能源汽车 汽车节目测评节目有暴走汽车、萝卜报告、爱极客、大家车言论、玩车TV、五号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