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测试出的新能源汽车续航排行榜可信吗?
- 除了特斯拉,国外还有哪些技术不错的电动汽车品牌?
- 2021电动汽车年销量排行榜?
媒体的测试要客观参考,条件设定的不同会有很大差异化
就目前国内的测试媒体来说,可以看到很多媒体已经做了一些纯电动车的全天续航测试和极限里程测试。但是这个很多都是以厂家作为背书的形式来进行的,而且设定的条件都很单一,并没有模拟到更多的苛刻条件和多维度的季节因素,以及驾驶习惯和负载等等条件。所以这个只能代表当时条件下的一个个体的参考例子为主。这个与燃油车的差异化会更大,因为要根据车载使用量,比如说用电量、空调开启时间、大灯开启时间等等,这都是因素所在,而燃油车这方面的负载不一定能在里程上体现出来,相对还是纯电动更加明显。
新能源车型的出场续航标准不同,电池和电机规格不同,车型尺寸不同,排行毫无意义
这个真的是这个新能源领域中最大的BUG,也就是这个续航标准不同,车厂宣称的续航里程都是能尽可能高就高,因此大多数都用NEDC这个古老的标准来做宣传。所以很难有厂家会将NEDC、WLTP和EPA三方面的标准都公示和测试出来,只有部分品牌比如说大众的新ID.4就使用了WLTP标准来衡量自己的续航里程,但是宣传的时候还是以NEDC作为配合,这个国内与美国的要求就差了很多,因为它们以EPA为主,WLTP为辅,所以这个标准不同就导致很多界定就不同了。所以厂家和媒体测试就有条件的说,你跑不到和我跑不到,不代表实验室里达不到。
但是很多人还是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电池容量和电机的功率要根据车型和驱动方式进行综合判断,也就是说车型级别还是在实际表现中有很大差异化的,一方面是电池容量越大肯定重量就大,另外一方面还有两驱和四驱之分,加上轿车和SUV的不同,那么这个界定就很模糊了,只能综合个大概续航来决定续航里程到底可信不可信。而且媒体也没有这个真正科学的方法和能力去综合这些问题去测试出一个结果。因此这个排行测试就是个噱头而已,以自己的理论和标准去划定这个排行。
这就如同现在无论大小媒体买车拆来看用了多少材料,钢板多厚,隔音材料多不多,底盘平整不平整等等这种拆车形式来判定一个车型的好与坏。而不是从结构和配置的组合,以及动力和操控的***,以及现代车型的科学设计等等,以至于用磁铁看用铝制材料还是钢制材料也能谈论好与不好。甚至还有拆开发动机的零部件,来说发动机的细节哪里用的材料不好会导致哪里不好。这种就是媒体的自我设定,也就是他们在定义这个车的好与不好,因为自己能拆车就是有能力去判定一个车型的好与坏。你觉得这事情哪个可信呢?
您好,很高兴回到您的问题,最近电动邦搞的新能源汽车续航测试活动关注度还蛮高的,在各个新能源汽车车友群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我翻了一下聊天记录,我发现决大多数车主还是比较认可这份榜单的,而作为电动汽车车主的我把自己的车套入到这份续航榜单中发现偏差也不是很大,所以我个人对这份榜单还是比较认可的,下面说说为什么。
首先,电动邦的续航测试是同一工况,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一温度,同一路线开始测试的,也就是说除了驾驶员的驾驶习惯是变量而已,其他的都是定量, 虽然每个人的开车习惯和脚法不同,但只要正常开,能耗都是在一个小范围区间的,有差距,但也许没那么大。
另外,电动邦的续航测试中副驾驶位还会坐一个人来监督整个全过程,并且全程都是在直播下进行,以此证明测试的真实度和严谨性,所以我认为在这份新能源汽车续航测试榜单是可信的,并且极具参考意义。
上就是我的回答了,热爱大自然,热爱新能源,威马汽车车友会,分享驾驶技巧、分享新能源汽车维保知识,为您解决选车、用车烦恼,欢迎威马汽车及其他新能源汽车品牌车主关注我们!
除了特斯拉,国外还有哪些技术不错的电动汽车品牌?
电动车品牌,特斯拉其实很一般,只是依靠美国背景和极为新颖的营销方式才获得成功。
电动汽车和传统燃油汽车不同,传统燃油汽车的核心技术发动机掌握在车企手中,发动机技术决定成败。电动车时间的核心技术是三电技术,而三电核心技术并非掌握在车企手中(比亚迪除外)。
以特斯拉***购的松下、LG、宁德等品牌电池为例,任何车企都可以***购,并非特斯拉独享,只不过马斯克特别懂包装和营销,让人误以为其三电核心技术多先进,其实不弱于特斯拉的电动车企业真不少,比如比亚迪基本就是超越,大众等传统车企一样不落后。
特别说一点,传统汽车巨头丰田在电动车技术方面确实落后了,但非战之罪,丰田过于沉迷于氢能源技术,结果中、美、欧一锤定音,直接指定了标准,丰田无力翻天,只能在后面追赶。
总的来说,如果购买电动汽车,优先推荐传统车企的电动车,因为安全是汽车不可逾越的底线,造车新势力完全不把安全当一回事,但是传统车企却对安全极其敬畏。
推荐,比亚迪、大众、宝马、奔驰等更加注重安全的传统车企生产的电动车,[_a***_]技术太激进不是好事。
宏光MINI EV能进入到榜单第一名并不意外,毕竟在微型电动车市场它没有任何对手,2.88-4.86万元的售价让消费者可以用较低的成本解决城市代步的需要。尽管120km和170km的续航覆盖半径并不大,但大部分人对它的标准主要还是短途为主。正因为它的特别定位,才让它获得了超过38万的年销。
2021年电动汽车年销量排行榜前三名分别是特斯拉、蔚来和小鹏汽车。
特斯拉之所以能够在2021年的电动汽车销量中排名第一,主要是因为其具有较长的电池续航里程、高性能以及先进的自动驾驶技术,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的关注和购买。
蔚来作为中国本土的电动汽车品牌,在2021年的销量中排名第二。
蔚来积极推动电动汽车的普及化,并且提供了多款不同定位的车型,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小鹏汽车作为新兴的电动汽车品牌,也在2021年的销量中表现出色,排名第三。
小鹏汽车注重技术创新和用户体验,推出了多款具有竞争力的电动汽车产品。
除了这三个品牌,2021年的电动汽车市场还涌现出了许多其他有竞争力的品牌和车型,如比亚迪、宝马、奔驰等。
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增加,预计未来电动汽车的销量将继续保持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