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能源汽车产业欣欣向荣,新能源汽车为何被吐槽续航“造假”严重?
新能源汽车产业欣欣向荣,新能源汽车为何被吐槽续航“***”严重?
谢谢邀请。
新能源汽车这几年确实发展很快,产量数字已经上百万了,不容小觑。
可是用户体验不乐观,尤其是电池组寿命和衰减问题,令广大车主头疼,续航里程数太虚了,标称400公里,实际续航不足200公里,严重影响纯电汽车的声誉,让准车主望而却步。
国家补贴是有指标限制的,为了拿到补贴,要把数字凑出来?为此发明了60公里等速续航的概念,玩噱头忽悠老百姓。
实际续航不足,说你开的不对,没有按等速续航模式开,并且私自开空调开灯开音响,影响续航里程,都是车主的错!这种玩意儿谁买谁上当!
按我说的,老老实实改换电模式,不要再纠缠续航里程,实际续航能力有250--300公里足够了,没电了找个换电站一换,开车走人,这才是真的好。
1、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这几年被“续航力”这个玩意儿带进了沼泽地带,简直无法自拔。
2、作为一个交通工具,消费者对它的续航里程提出高预期,应该说是合符情理的事。但对于处于发展进程中的电动型新能源汽车而言,在动力电池整体性能尚未取得革命性突破时,简单地拿传统燃油车的续航力和加油便捷性、快捷性来做比对,显然是有失公允、不切实际的。
3、从长远来说,我们乐见单个动力电池及其系统性能量比得到显著改善,进而为整个电动汽车的续航力的提升创造更好的技术支撑。而从中短期来说,无论是政策制定者、车企,还是消费者、媒体都应该在大趋势的同道中尊重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产品品质的迭代节奏和预期都保持审慎乐观。
4、从国际上主流汽车品牌释放出的信息也不难看出,它们眼下并非把“续航力”列为其产品的首选达成项,反而是在产业链的整体布局和协同发展上投入了更多的功夫。
5、我们认为,结合全球电动汽车的实际发展水平来看,电动汽车的最佳设计续航里程在300公里左右最佳,电动汽车可以作为城市交通工具而非长途远行之用。刻意提高续航里程值,虽然在心理上获得了一些安慰,但其综合性价比并非最优,或者说是得不偿失。
6、电动汽车的实际续航力除了与车本身相关外,还与配套的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营情况、以及不同用户所处的自然环境和场景密切相关,一味地把这些诉求全部堆积在车企和车上,势必会畸形百出,欲速而不达。
个人认为有几个原因。
一是以往评价都是台架测试,工况是固定的。汽车开发者都是针对测试工况进行标定开发的,申报值和评估值都是理想状态下的结果,比如车况,室温,空调等。实际上的路况要远远比测试固定工况恶劣,个人的操作也不同,包括天气冰冻,开启空调等,也会急剧缩短续航里程。
二是开发过程包括评估时,应该也有弄虚作***的,续航测试结果有低有高,可能取了最高最好的情况,如果还差点就搞搞关系呗。
三是国内部分产品或技术确实有差距,电池衰减快,车况也恶化严重,摩擦损耗大,续航自然变低。
建议采用实际路况或合理工况,考虑空调,气温寒冷等多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这种说法要看矛头指向谁,请问燃油车标的那个油耗有几个准的?而且都是往低了标。新能源标高了就必须遭人唾了?真不知道咋想的。
新能源车冬天开暖风,是,耗电速度比不开暖风快,你能把这个计算到续航里面去么?燃油车夏天开空调不也是油耗高几个吗?原地开空调你看看能把油烧没不?唯一不同的就是加油比充电快而已。
新能源既然国家支持,那就是好的。但也不至于非要淘汰燃油车,各有利弊,自己需要哪种买哪种,自己不需要也没必要诋毁。所以,也不要用***这么难听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