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说NISSAN车早先一直叫做“尼桑”,为什么现在变成日产了?
有人说NISSAN车早先一直叫做“尼桑”,为什么现在变成日产了?
“尼桑”就是“日产”的日语发音
大家都知道日本是使用汉字的国家,“日产”的日语发音就是“尼桑”,写成罗马字母就“NISSAN”。
在许多日本车企进入中国之初,在翻译上都是直接使用的汉字,比如:丰田、本田、铃木,对此日产也曾经纠结过。
因为“尼桑”这个名字是一个全球化的称呼,不论美国还是欧洲都是管日产叫“尼桑”,日产曾考虑过在中国也叫“尼桑”,这样便于品牌形象的全球统一。
(日产的logo中就写有其英文名称“NISSAN”,中文读作“尼桑”)
不过经过反复斟酌之后,日产汽车公司还是决定在中国使用汉字“日产”作为品牌称呼。
当然本田也有自己的英文名叫Honda,丰田则叫toyota,但是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两个单词的发音都不是很顺口,远不如“NISSAN尼桑”说得顺嘴。于是在坊间“尼桑”和“日产”都被普遍使用。
除了汽车外,许多日本企业的名称在中国都是单独使用汉字,像是:松下、日立、东芝、三菱、佳能等等。这主要是方便中国消费者记忆,毕竟这些日企的英文名称大多非常绕口。
而且不仅仅是日企,许多欧洲车企在入华的时候也给自己起了个“汉化名称”,像是:宝马、奔驰、路虎。
(宝马在全球的正式称呼为“BMW”,直译为“巴伐利亚发动机制造厂股份有限公司”,其在国内最早的翻译叫“巴依尔”,后改为“宝马”)
大家知道日语的文字是由汉字和***名组成的,所有的汉字都可以用***名和拉丁字母注音。汉字所占的比例比较高,而且比较早期的人名、地名、公司名基本都有对应的汉字,最近这些年来***名的比例在增加,因为来自于西方的技术、学术等方面的词汇基本上都是***名。
日语里面的汉字主要是在古代来源于中国,因为当时日本不如中国发达,所以在很多方面全面地向中国学习,包括全面引入了中国的汉字。但是绝大部分汉字引入日本以后和中国的意思是相同或相近的,当然有些也有了很大的不同,比如“手纸”在日本的意思是“书信”。而在读音上就有了很大的差别,有些相似,但大部分却差别很大。
日本几大著名的汽车公司像丰田、本田、日产、铃木都是在上世纪的早期创建的,所以他们的公司名称都是有汉字的,那这些汉字在日语里面的读音和汉语是不同的。“丰田”日语的读音是TOYOTA,“本田”日语的读音是HONDA,“日产”日语的读音是NISSAN,而“铃木”的读音是SUZUKI。
所以这些日本公司的品牌名或者是公司名,在中国就有了两种表示方法,第一种是用汉字书写,然后按汉字的读音来读,分别是日产、本田、日产、铃木,第二种是按照日语的读音的拼音来书写,分别是TOYATA、HONDA、NISSAN、SUZUKI。其中,丰田、本田和铃木的日语发音按照汉语习惯并不顺口,日产的日语发音翻译过来就是“尼桑”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顺口。所以在进入中国之初,丰田、本田、铃木都选择了按照汉字的读音来读,而日产公司则选择了日本发音的音译,这些公司的汽车在国内销售的时候,公司名称和商标会使用拉丁字母。
日产汽车公司是日本五大汽车公司之一,早先一直叫尼桑,是改革开放后最早进入我国的外国汽车公司之一,并被用作出租车和商务用车和***用车,有许多耳熟能详的子品牌,如,公爵,公爵王,蓝鸟,阳光等。其实最早我们对外国汽车品牌都是根据公司和品牌译名来命名的,并且赋予了新的内涵,好记好听,朗朗上口。如丰田佳美,丰田皇冠,三菱帕杰罗,奔驰280等,只是大约在两千年以后,说要和国际接轨,直接按汽车的英文读音来命名,形成了两种读音并立的局面,如霸道叫普拉多,***叫格瑞娃,花冠叫卡罗拉等,听起来好像高端大气上档次,实际没有我们原来的发音有思想,有意义。两种情形是同时存在的,如德国的奔驰在我国的香港地区叫平治,在台湾地区叫宾士,宝马应该读作巴依儿等。说白了尼桑就是日产,日产就是尼桑,叫日产更形象的保护了原产地的品牌,尼桑是日本国的品牌。虽然日产公司在我国有许多合资企业,也只是在前面冠上了合作商的名称,如东风日产,郑州日产等。把猫叫个咪,骚的闲情,只是存在就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