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能源汽车安全技术指标?
- 国内有没有权威的纯电动车评测标准?纯电动车有必要一车一桩吗?
- 电动汽车辐射指标?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主要规定了电动汽车的电气安全和功能安全,重点增加并强化了热失控报警和整车防水性能要求,以降低火灾、遇水等情况下的安全风险。
《电动客车安全要求》针对电动客车载客人数多、使用强度高等特点,在《电动汽车安全要求》标准基础上,对内饰阻燃、车辆结构、充电系统、整车控制、系统防水等方面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主要规定了动力蓄电池的机械安全、电气安全和功能安全,测试项目涵盖机械冲击、模拟碰撞、湿热循环、外部火烧、振动泡水、外部短路、过温过充、系统热扩散等各种安全场景。
新能源汽车随着保有量的增加,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的布局加快,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也开始逐渐走进了大多数人的视野,新能源汽车不限行,不限号,无尾气污染等,也成了很多人买车时候的一种选择,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能见到新能源汽车特有的绿色车牌,这成了一种趋势,但关于新能源汽车,真正的新能源汽车应该达到什么标准?真正的新能源汽车在我看来,应该具备零排放无污染,安全系数高,合适的续航里程等。
从零排放无污染环保的角度上面来说,车辆的能量来源可以包括电能、氢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汽车在结构上面可以采用这里面的任一能量,以氢能,电能来说,这两种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零排放、噪音小,其次从车辆的安全性能来说,车辆的安全性能关乎用车,根据新能源汽车的安全系数来说分为,电池安全和车身安全,而这两项指标来说都是和我们在用车的过程当中息息相关联的。
如果说电池是车辆的心脏,那么车身安全就是保护心脏的像骨骼一样的躯体,车身和电池安全基本上来说,都是展现各品牌车企技术积淀是否深厚的关键组成。最后来说具备合适的续航里程,能够满足出行的需求,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包括长途出行不需要为续航里程而产生焦虑的问题。对于车辆的属性来说,就是为人服务的。
我国首个官方电动汽车标准是EV-TEST,在2017年底发布了第一批测评结果。
电动汽车是否需要实现“一车一桩”呢?
2015年发改委等四部门印发了《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要求2015年-2020年,我国建成480万台充电设施,以满足500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我国新能源汽车正式进入私家车领域的前两年,电动汽车续驶里程普遍只有一两百公里,存有严重的“里程焦虑”。再加上充电速度非常慢,如果没有足够的充电设施,是无法满足电动汽车充电需求。
现在,电动汽车续驶里程越来越长,充电速度越来越快。在这种趋势下,一对一的充电设施,反道会造成充电桩***和充电位***的浪费。在电动汽车续驶里程普遍达到三四百公里甚至五六百公里的情况下,普通消费者几天甚至一周充一次电,已成为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要求实现“一车一桩”,势必会使充电设施的闲置率进一步提高。建议充分利用好大数据,合理配置充电桩,让***共享最大化。
电动汽车辐射指标?
电动汽车的辐射指标主要包括电磁辐射和电磁干扰。
电磁辐射:电动汽车的电磁辐射主要来自于电机、电池、电控等部件。这些部件在工作时会产生电磁场,从而产生电磁辐射。电磁辐射的强度与频率、距离、环境等因素有关。一般来说,电动汽车的电磁辐射强度较低,不会对人体造成明显的影响。
电磁干扰:电动汽车的电磁干扰主要来自于电池、电机等部件的电流和电压波动。这些波动可能会对周围电子设备产生干扰,影响其正常工作。为了减少电磁干扰,电动汽车通常会***取一些措施,如***用滤波器、屏蔽线等。
需要注意的是,电动汽车的辐射指标与具体车型、配置、生产工艺等因素有关。因此,在购买和使用电动汽车时,建议消费者关注相关车型的辐射指标,并咨询专业人士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