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性能最好的国产汽车是哪一辆?
- 在国产汽车品牌中,哪家技术最强?
国产车哪台性能最强?性能只公路还是越野呢?
两个方向会有不同的答案,区分燃油动力和混合动力车型会更多,先以公路性能为标准推荐两台性能车。
燃油动力性能国产轿车可能会有些意外,车身尺寸超5米的中大型轿车红旗H7达到了相当强劲的水平,发动机搭载红旗自主研发的CA4GC20T-2.0T多点电喷涡轮增压动力,最大功率150kw、峰值扭矩260牛米、最大扭矩转速2000-4500转,参数可谓“惨不忍睹”。
不过实际水平做到了8.17秒破百的最好成绩,这是一台尺寸为5095*1875*1485、轴距2***0、重量1.8吨的后驱C级轿车,虽然红旗研发的速度很慢也很烧钱不过在参数标注上貌似很低调。
燃油动力SUV当属荣威Rx5-2.0T版本,百公里加速最好成绩8.08秒在A级SUV里表现强劲,20L4E发动机有通用技术性能表现也很“美系”,最大功率162kw、峰值扭矩350牛米、最大扭矩转速2500-4000转的动力储备相当充足,匹配了6挡湿式双离合变速箱也一定程度的提升了性能。
车身尺寸45556*1855*1779、轴距2700mm、重量1.68吨说明在车身结构上没有缩水,性能还是比较真实的。不过燃油车的加速测试成绩都有一定的水份,因起步时是要同时踩下刹车合油门,带转速达到保护极限高转时才会起步,这种测试会损伤变速箱而以普通的方式测试时间都会长一些,不论自主还是合资都是如此。
想要性能真实一些还要看混动汽车,原因是电机为恒扭矩发力起步是很有优势的,而电机匹配的是减速器不存在压转速起步的问题。
有电机的优势后国产性能车毫无疑问是比亚迪王朝系列,在驱动电机以外领加入了BSG电机可以实现以B电机拉起发动机到高转点火,从纯电起步到混动加速一气呵成且能持续保持峰值扭矩的输出,所以性能会很强,秦唐宋在各个级别均为性能标杆。
秦Pro Dm定位中型轿车,车身尺寸4765*1837*1495、轴距2718mm、重量1.69吨,1.5T+P3电机最大功率223kw、峰值扭矩490牛米,破百在6秒左右(悬殊0.3秒);
宋Dm定位紧凑型SUV,车身尺寸4600*1870*1700、轴距2660mm、重量2.12吨,1.5T+P3/4双电最大功率333kw、峰值扭矩740牛米,百公里加速5秒以内;
性能最好?红旗的S9跑车有能比的吗?要说SUV里面要性能还要舒适性,有能跟红旗EHS9比的吗?普通燃油轿车,有能跟红旗H9比豪华比配置比舒适比商务的吗?纯商务接待,有能跟红旗HQ9比的吗?就HQ9那气势别的品牌就比不了。再往上比,LS7国内就没对手,L5的双涡轮V8和自吸的V12别家就没有。
国产汽车性能最好的有两辆:①红旗乚5。②奇瑞瑞虎8。
红旗L5有钱买的人你可能买不到,奇瑞瑞虎8有钱买的人可能又瞧不上。适合自己的,适合自己家庭的,自己既能买得起的,又能养得起的车,都是好车。这跟娶老婆道理差不多,明星大美女确实是好,不过若嫁给一工地搬砖的,女的即使愿嫁,男的可能吓的也不敢娶。
奥迪、宝马、奔驰、路虎、宾利的车主请注意!!五菱宏光来了。说到国产车中性能最好的汽车不得不提五菱宏光🚙,它以杰出的车型,惊人的空间,赢得国人对他的喜爱。
其实我也很喜欢这辆车,原因很简单就是结构简单,结构简单说明了一件事就是不容易坏。对于创业青年来说,这辆车是很不错的选择。其次这辆车颠覆我们对商务车的传统看法,价格高、适合于高层这类看法。
五菱宏光以其小排量、巧妙设计、精致内饰、强有力的跨级动力,以及4.48~6.68万元的绝对诱人的售价,在大块头云集的商务车市场开创了一片新天地。“小巧、精细、实用”是业内人士对五菱宏光的一致评价。
星途凌云S
在奇瑞举办的星途凌云S 72小时接力[_a***_]挑战赛上,凌云S取得了零百极速6S、麋鹿测试85.9km/h、定点绕桩9.7S以及赛道竞速2分17秒的成绩。
关于这些质疑声也很大,以奇瑞多年“理工男”的形象,我对此成绩表示认可。关于它的性能只有开过才知道,并且随着时间的推进,它的好会慢慢被发掘、认可。
在国产汽车品牌中,哪家技术最强?
国产车论混动/电动技术最强的非比亚迪莫属。燃油车则是吉利最强。
比亚迪是做电池起家的,2003年收购秦川汽车后正式进入汽车行业,因为F3而走红。在随后的发展中 比亚迪觉得燃油车发展的并不顺利,彼时的比亚迪燃油车从模仿起家。除了F3成为爆款之外,随后推出的F6等车型并没有向F3那样成功,S6也是逆向RX270而来。因此比亚迪依托着自身的电子技术优势,开始琢磨混动汽车。第一代混动就是F3DM,2010年上市。这个混动系统比本田的IMMD系统面世更早一些,而原理是高度相似的。
采用一台排量为1.0L的三缸发动机(BYD371QA)为动力,在离合器的配合下可以驱动车轮,也可以专门发电。纯电动模式下,离合器断开M2驱动车辆,发动机不需要工作。当进入串联混动时,离合器断开,发动机启动后驱动M1发电,以供给电动机使用,多余电量为电池充电,车辆仍然由M2驱动。急加速时进入并联混动模式下,离合器吸合,发动机启动后与M2共同驱动车辆。
上图是本田IMMD混动技术原理与F3DM混动原理对比图,可以看出来原理是一样的,结构也是高度相似,只是离合器位置有所变化。可以看出来比亚迪的研发能力,本田的immd系统只是把发动机功率加大了、电池容量缩小了而已,确取得了与丰田混动相媲美的成绩。这里也可以看到,比亚迪差一点就搞出来先进的油电混动系统,只不过当时比亚迪一心想要利用自己的铁锂电池,提高纯电续航里程。而没有想到发展不需要充电的油电混动汽车,与政策扶植也有一定关系。插电混动有补贴的,油电混动没有补贴。这套系统后来被某汽给顺走,从比亚迪挖了一部分人继续开发该系统增加了一个了两档变速箱后居然还拿了奖项。
F3DM面世后,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动力衔接较差,1.0发动机动力太弱,电动机性能也不能充分发挥。因此比亚迪彻底推翻了第一代混动,2013年搞出来第二代混动系统,也就是并联混动。
这次比亚迪破天荒的在后桥上加装了电机,摇身一变直接升级为电动四驱系统。而且整套系统保留了燃油车的变速箱,发动机也换成了比亚迪自主研发的2.0T发动机,因此完全解决了比亚迪F3DM一代动力弱的问题。就这样实现了“542”,百公里加速时间5秒,电动四驱,百公里油耗2L。但是这套系统仍然有不足之处,满电是龙,亏电是虫,是这套系统的写照。前置电机既负责发电又负责驱动,两个模式无法一起使用。发电时汽车起步完全依靠发动机,此时发电机也在卖力的发电,因此发动机负荷过高,动力表现差油耗也很高。
而在最新的第三代DM系统中,比亚迪加装了一个BSG电机,解决了原地发电机问题,亏电时发电效率也更高,BSG电机可以拉高发动机转速,协调发动机转速因此平顺性也变得更好了。比亚迪的混动技术是国内其他厂商不能比拟的,而且发展初期比亚迪就依托着自身强大的电子技术优势,一直在独立开发三电系统,电机、电控、电池都是自己制造有独立的知识产权,尤其是电池。比亚迪是第一个对电芯终身质保的厂家,让消费者无后顾之忧。
吉利汽车
吉利汽车是19***年成立的,成立初期连准生证都没有。最早一批汽车钣金完全是手工敲打出来的,造老百姓买的起的汽车就是吉利汽车当年的口号,吉利汽车用高性价比迅速扎稳脚跟、也迫使合资轿车降价,当年一台捷达要十几万。即使是夏利也要7~8万。
而吉利1998年
开始生产“豪情”汽车
近乎于合资车一半的价格,让老百姓都能开上属于自己的小汽车,合资车价格就这样的逐渐被拉低。造了几年车以后,吉利又开始喊出“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口号,不在单纯的生产廉价汽车,开始研发更高端的汽车。研发过程中才发现底子薄,想要迅速的赶上合资车是有一定难度的,自主研发需要一定的时间,进步也需要一定的时间。而市场不能等。
于是吉利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收购技术、收购专利。后来“蛇吞象”一般的买下了沃尔沃汽车。这样一来吉利相当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沃尔沃像一个老师,吉利可以快速的学会造车。吉利收购沃尔沃以后第一篇作业就是博瑞中级轿车。除了动力差一点、油耗高一点之外博瑞已经可以与合资车媲美。其实博瑞的平台都是沃尔沃提供的,研发过程也是老师带学生。这样手把手的教学,吉利想学不会也很难。
随着学习时间增加,一些技术专利也以技术转让或者合资的方式反哺吉利,因此吉利汽车是国内众多造车企业中实力最强的一个,也是走了捷径的车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