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的最大爬坡度如何计算?
- 为什么汽车爬坡度不能超过100%?
车辆的最大爬坡度有两个因素构成:
1.扭矩,保证在爬坡中不致于熄火,与发动机功率和空载重载有关。
2.摩擦力,保证上坡途中不打滑。在这方面后驱动远远优于前驱动,四轮驱动远远优于二轮驱动,新胎优于旧胎,轮胎的越野花纹优于横花纹,横花纹优于纵花纹轮,干粗路面优于湿平路面。
汽车的爬坡能力不是用度表示的,而是用正切(tan)表示,就是高度与水平距离之比,用%标记。例如30°的坡应标记为57.7%。
由于因素较多,以下是在不冲坡(坡前起步)的前提下,爬坡能力一般的近似数据,仅供参考:
前驱动轿车,雨雪湿滑路面,<10%,干粗路面15%;
4×2货车,25%,6×4货车,32%;
4×4吉普车,50%;
为什么汽车爬坡度不能超过100%?
首先解释一下爬坡度的概念:
汽车满载时在良好路面上用最低档克服的最大坡度,它表征汽车的爬坡能力。爬坡度用坡度的角度值(以度数表示)或以坡度起止点的高度差与其水平距离的比值(正切值)的百分数来表示。
爬坡度大概是如下的对应关系:
100%的坡度,意味者45° 的坡
在爬坡工况下,车辆需要输出动力克服自己的重力,而这些输出的动力完全靠与地面接触的轮胎的摩擦力实现,也就是说,如果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过小,即使发动机的输出力大也是打滑爬不上坡的。
举个例子,看看坦克的爬坡能力:
豹2:爬坡度 60%侧倾坡度 30%攀垂直墙高 1.10米
M1A2:越垂直墙高 1.066米越壕宽 2.743
汽车爬坡角度为什么不能超过100%?
标准答案:没有足够的接近角和充沛的动力。
普通的家用代步车的极限爬坡能力只是15°左右,四驱SUV可以尝试一下20°的坡,一些专业改装的越野车才有可能去爬一爬40°以上的坡道;至于某些车展上展示的车辆大角度爬坡,如果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那些特制的坡道是缓缓的提升度数,这是防止前保险杠磕碰;同时坡面与轮胎的摩擦力会很大,轮胎就差没有黏在路面上了,所以这些展出测试不具参考价值,汽车能爬多高的坡要以汽车接近角决定。不过也不用担心,公路的设计是非常科学的,看似很陡的坡道都可以满足任何车型正常通行。
汽车的爬坡角度的标注方式非常讨厌,不选择直观的角度度数标准而采用100%,不同的比例针对的角度大致如下。
30°等于57.7%
45°等于100%
60°等于173%
90°等于墙
大部分前驱汽车的爬坡角度在雨雪湿滑路面小于10%,后驱车接近25%,四驱车接近50%,超级越野车才能达到60%的标准。而雨雪天气总会出现在日常生活中,那么公路的设计必须保证符合所有车辆正常通行,所以实际道路并不需要强大的爬坡能力。
90°的坡是什么概念?它就一堵墙。汽车想要爬坡最起码得让车轮与坡道的路面接触,依靠轮胎的抓地力与非常大的扭矩才能爬上陡坡;而家用车直接面度一堵墙似乎是直接撞上去的状态才会真实一些吧,车轮都接触不到地面谈何爬坡呢?
100%的量产家用代步汽车,其前轮均在保险杠的后面!
自己知识有限,***别人的。
百分比坡度即两点的高程差与其路程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如下:坡度 = (高程差/路程)x100%。
使用百分比表示时,i=h/l×100%,例如:坡度3% 是指路程每100米,垂直方向上升(下降)3米 ;1%是指路程每100米,垂直方向上升(下降)1米 。依次类推。
其实坡度简单的讲就是一个直角邻角(地面的角)的tan值。
依据国际地理学联合会地貌调查与地貌制图委员会关于地貌详图应用的坡地分类来划分坡度等级,规定:0°~0.5°为平原,>0.5°~2°为微斜坡,>2°~5°为缓斜坡,>5°~15°为斜坡,>15°~35°为陡坡,>35°~55°为峭坡,>55°~90°为垂直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