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看待一些企业利用疫情打商业广告?
- 如果现在出现打着可以抵抗疫情的各种用品广告,是违法吗?
只要是没违反法律和违背道德,我觉得趁此时机穿插一点广告应该是可以的,因为通过利用疫情打商业广告传播得比较快和面比较广,所以很多企业都想利用这样的机会做宣传,毕竟现在很多企业都不容易。
抗疫不光要有人力,还要有物力,财力,执行力等。是一场综合性的系统性的大动员。
企业在捐财捐物的过程中,在公示的过程中,免不了要把企业的名称打出来。适当作一些商业广告,我感觉这无可厚非,毕竟它们都为抗疫出了自已的一份力。借此稍加宣传情有可原。企业也要生存。但还是要把握一个度,大肆炒作当然更不可取。在全国抗疫的形势下,反而会适得其反,更不能跌破道德底线。这有悖于企业发展理念,不利于企业发展。因为没有哪一个企业的理念是不道德不向上的。
至于说一些企业在疫情期间,以疫情为幌子把疫情为背景进行商业广告宣传,虽然没有违规违法,但是在道德和社会责任感上确实是不合时宜的。毕竟疫情正在发生,前方的医护人员,保障人员各部门正在日夜奋战。全国人民目前想的都是怎么战胜疫情
。
但话又说回来只要没有违反规定。且以疫情为背景的商业广告宣传有利于抗疫的顺利进行,借商品的宣传进一步使广大人民获得更多的防疫知识也未必是坏事。
其实前面说了最重要的还是一个度。不能使人有反感情绪。
在疫情期间广告蹭热点会受相关处罚的!仅就蹭钟南山热点的这两家来说,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发布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加强广告发布的通告,提醒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严格履行广告主体责任,对发现的涉嫌违法广告线索,监管部门第一时间责令其停止发布,依法从重从严从快查处。事实上,钟南山院士从来就不给任何产品代言。2005年,媒体报道了钟南山不做广告的事,“他们要给我150万,叫我说他们生产的一种药品疗效好,这件事情被我拒绝了,因为这不符合我做人的原则。”拿钟南山形象做广告的案例一直不断。如果严重了会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所以说做广告需谨慎!不如把更多的精力去做创新做好服务!
企业,作为社会的独特群体,为生存逐利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要注意方式方法,特别是面对疫情,全社会精神紧绷的情况下,踩到人民底线那可是腹水难收。例如公益性质的捐款,捐物资,或提供软***利救灾、利人民的宣传或者行动就很不错!
我认为无可厚非,只要不哗众取宠就可以。他们的广告也是引起全民对疫情引起重视的宣传渠道。如果干什么都归结于蹭热度的话,全都不说话不发声,我们又怎么能提高到这么高的警惕度。
如果现在出现打着可以抵抗疫情的各种用品广告,是违法吗?
如果是正式广告在正式媒体播出,有工商管理部门审核,估计这个广告也上不了线;在自媒体或网络媒体发布,打擦边球,此类广告应被查禁,涉嫌违反广告法;在街边售卖,或微信圏之类的售卖,一旦举报,取缔并且根据售卖金额罚款,金额较大的涉嫌***。此时此刻,所有可以抵抗役情的产品,以官方为准!如果想通过役情挣不义之财的,真得摸摸良心。
这个是突发***,国家在立法层面虽然会及时跟进,但需要造成一定结果后才可以,现在这样打着疫情的广告产品,涉嫌违法,但看具体原因和是否有人举报,建议您遇到后可以查找当地的市场监督管理局和拨打12315进行投诉和相应的举报,相关机构和部门会及时跟进,查处出来问题也会反馈给你,相信国家会早日度过这次疫情,愿中国更加繁荣昌盛,咱们也你能够更加安居乐业,国家强才有民安。
肯定是违法的。
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借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名义,利用广告对所推销的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宣传,致使多人上当受骗,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条的规定,以虚***广告罪定罪处罚。
除了专家提出的口罩和医用酒精等用品,其他用品必须有权威机构出局证明文件。否则就是夸大功效,不符合《广告法》,属违法行为。
如果是药品 ,必须要有食药局的药品广告批准文号,否则违反《药品管理法》,也属于违法。我在传统媒体工作,这类广告一定慎重,否则各种处罚很快降临。